要在主導產業定位的基礎上,依據“十二五”規劃對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相關的決策性影響為參照,做好市場需求預測,從中尋找集聚區的發展機會和市場空間。
加快培育發展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是河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產業集群發展基本規律,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實施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戰略,確保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健康快速發展。
(一)提高思想認識且轉變戰略思維
一是要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鏈、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二次創業”,新布局建設一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是要堅持自主創新和承接產業轉移“兩條腿”走路,既要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升集聚區發展的內生動力,也要著眼創新型集聚區特色主導產業鏈條,有針對性的招大引強、集群承接、沿鏈引進。三是要緊緊圍繞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平臺,以高新區和其他有條件的產業集聚區為依托,積極發展科技創業孵化基地,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四是要以優質服務營造政策洼地,建立高效快捷的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個性化中介服務體系。五是要制定完善創新型產業集聚區發展升級制度辦法,介入考核評比,增強加快發展積極性。
(二)加強政府扶持并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要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作用,進一步落實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收抵扣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優惠政策,激勵集群企業增加科技投入,成為研究開發投入主體。二是要加快推進創新載體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研究開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三是要解決好技術研發到產業化環節風險承擔問題,加速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大力發展創業投資,積極利用創業板和中小板市場,拓寬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四是要鼓勵同類產業集群之間形成戰略聯盟,構建競爭合作關系,降低創新成本。五是要搭建科技共享平臺,建立信息庫,使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及時發布成果項目,共享全省科技資源。
(三)大力引進和培育創新型企業和人才
一是要把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支撐河南創新型產業集聚區發展的主導力量,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等領域為重點,大力培育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二是要加強對產業集群的人才服務創新,構建人才信息庫與人才信息網絡,建立專門人才培訓基地。三是要大力引進、培育和提高創新型企業,從國內外引進創新型企業特別是“種子型企業”,融入全省創新型產業集群;鼓勵培育本地創新型“種子型企業”,支持企業創建國家、省級創新型企業。四是要建立吸納和使用創新型企業家隊伍的制度和機制,重點引進和培養高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應用人才,為創新型產業集群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四)進一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一是要實施企業創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示范引導廣大企業走創新驅動型發展道路。二是要根據集聚區資源優勢和發展定位,通過技術、產品和人才的引進,以自主開發、委托開發和聯合開發等方式,充分利用和整合國內外技術和管理資源,最終形成具有自主產權的企業創新能力。三是要引導中小企業積極開展常態化的產學研活動,實現“論文寫在產品上,課題做到企業里,成果長入產業中”。四是要引導集群企業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鼓勵集群企業加強重大專利開發,爭創名牌,建立和完善以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為主要內容的運作機制。五是要吸引跨國公司在集群內設立研發中心,加快集群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一站兩中心”建設,使科研機構真正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動機”。
(五)完善優化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成長制度和政策環境
一是要改革行政區劃體制和城鄉分割體制,打破地區壟斷,理順扭曲的價格機制尤其是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全省統一市場,為創新型產業集群開辟更廣闊的要素來源渠道。二是要完善產權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促進區域和企業自主創新。三是要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培育鼓勵創業和創新、寬容失敗、支持人才合理流動的區域創新文化,塑造區域品牌等。四是要在主導產業定位的基礎上,依據“十二五”規劃對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相關的決策性影響為參照,做好市場需求預測,從中尋找集聚區的發展機會和市場空間。五是要對河南創新型產業集群進行全面普查,建立產業集群統計體系和數據庫,繪制全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地理分布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