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鄭州副市長張俊峰帶領環保、城管、城建、征收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就督導建筑工地揚塵治理、調研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召開現場會。張俊峰要求各區各部門要協調聯動,加大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整治力度、加強建筑垃圾綜合再利用工作,確保市區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市容市貌整潔靚麗。
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空氣測報科6月17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同期PM2.5唱主角,今年PM10開始反超。4月份有14天PM10是首要污染物,5月份有18天,PM10開始占據污染物的“頭把交椅”,而揚塵污染是PM10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
PM10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取決于顆粒物的理化性質及其來源。顆粒物成分是主要致病因子,顆粒物的濃度和暴露時間決定了顆粒物的吸入量和對機體的危害程度。顆粒物的粒徑和狀態與其在呼吸道內沉著滯留和消除有關。
PM10中一些顆粒物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當天,市領導一行先后到中原區李江溝城中村改造項目、金水區萬達中心項目、鄭東新區建業天筑一期工程和經開區趙莊社區移動式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工地等施工現場,實地察看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治理以及投入的環保設備運行情況。
市領導在現場會上要求,拆遷工地必須按照相應標準治理,做好硬化、綠化或覆蓋;建筑工地現場能綠化的不硬化、能硬化的不裸露,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設備,確保出場的工程車輛干凈,不將泥土帶出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管理和利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各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