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游業配套設施不完備,持有導游資格證的導游數量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急速增加的游客的需求。
SWOT分析法由韋里克提出,包括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四方面因素分析,由因素分析形成四種不同的發展戰略:發展型戰略(SO)、多元化戰略(ST)、扭轉戰略(WO)和防御型戰略(WT)。本文借用SWOT分析方法對恩施發展旅游業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恩施旅游發展的策略選擇矩陣。
(一)恩施發展旅游業的優勢(S)
1.恩施發展旅游業具有環境優勢。根據PETS分析模型進行分析。政治環境,“旅游興州”是恩施發展戰略之一,作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一部分,省政府出臺了促進其發展的政策;經濟方面,恩施加快發展旅游業,更多資金投入到景區建設;技術層面,很多學者開始關注恩施旅游業發展,從理論和實踐各方面對恩施旅游發展予以支持;社會環境,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山清水秀的恩施能為休閑散心的人提供完美的場所,外部需求大。
2.恩施的地理區位有利于其旅游發展。恩施海拔高,是介于武漢和重慶之間的避暑勝地。恩施毗鄰三峽、張家界等旅游區,為恩施與周邊旅游區集群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3.恩施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該地擁有很多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和景區,如利川騰龍洞、恩施大峽谷、世界最古老的奧陶紀石林梭布埡石林等;恩施有很多自然人文景觀,如神龍溪、清江闖灘、土司城、魚木寨、大水井等;恩施具有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龍船調》就取材于恩施民間歌曲,土家擺手舞、茅古斯舞民間舞蹈韻味獨特,有東方情人節“土家女兒會”,有獨特的婚喪嫁娶禮儀哭嫁、“跳喪”和“撒爾荷”。
4.恩施有發展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的良好條件。植被的豐富多樣有利于其發展觀光農業,使得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成為可能。
(二)恩施發展旅游業的劣勢(W)
1.恩施州內交通條件有待改善。恩施州以山地為主,州內的交通條件有待改善。不同景區之間通達性差,不利于景區之間的互動。
2.恩施旅游業配套設施不完備,持有導游資格證的導游數量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急速增加的游客的需求。
3.恩施旅游業發展面臨宣傳不足的問題。恩施進行旅游宣傳的媒體還比較缺乏,還不足以將恩施推向全世界。在宣傳的路上,恩施依然是任重道遠。
4.發展旅游業資金不足。恩施所轄縣市多是貧困縣,能用來發展旅游業的資金有限,不能滿足迅速發展的旅游業的需求。
5.景區分散不利于形成恩施名片。恩施州每個縣市都有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旅游價值高,但其分散性不利于整體旅游形象的形成。
6.恩施旅游業市場運作化程度較低。多年來恩施一直是一個閉塞的空間,在近年旅游業面臨大好發展機遇的同時,開發過程中缺乏嚴格的市場運作程序。
(三)恩施發展旅游業的機會(O)
1.交通條件的改善是恩施發展旅游的最大機遇。兩路通車提高恩施可進入性,正在修建的安吉高速公路等也會改善恩施的交通通達性。
2.2008年開始打造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為恩施提供了良好契機,恩施作為該旅游圈的一部分能有效吸收襄陽、荊州等地區的廣泛客源。
3.生態旅游的興起為恩施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生態旅游需求越來越大,這為受工業化影響小,具有生態比較優勢的恩施提供了好的發展機遇。
(四)恩施發展旅游業面臨的挑戰(T)
1.生態環境容易破壞。一是環境污染,大量游客的涌入加上配套設施的不齊全,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二是自然環境的破壞,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對原生態自然環境造成破壞。
2.民族文化易流失。大量現代社會文化要素涌入長時期處于閉塞狀態的恩施,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有很大沖擊。
3.恩施周圍著名旅游景區帶來的競爭壓力。恩施與周邊的張家界、神農架等景區相比各方面都不成熟,面臨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