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業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在區域合作中應當發揮重要功能。各地旅行社要破除區域界限,實現信息共享和統一的市場營銷,創新旅游產品,進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旅游線路設計。
2009年12月1日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這表明旅游業將在國民經濟中占據更重要的角色,也表明國家對旅游業的扶持態度,這對中國旅游業尤其是不發達民族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是利好消息。因此,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的東風,及時有效的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產業發展戰略,是促進旅游圈發展的戰略保障。
(一)加強政府間的合作
各地政府部門要從大局出發,改變原來各自為政的做法,進行政府間的合作與對話。各地政府一方面要對“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進行科學有效的整體戰略規劃,根據各地的特色,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科學的資源整合,并且建立公平的利益分享機制;另一方面要對區域間的合作進行多方面的積極干預,利用政府有力的信息平臺做好區域旅游合作的宣傳工作,利用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手段做好產業發展的規范工作,利用政府部門的資源優勢,做好科學調研工作,利用政府間的合作,做好交通及其他公共設施的投資建設工作。
(二)加強行業間的合作
旅游企業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在區域合作中應當發揮重要功能。各地旅行社要破除區域界限,實現信息共享和統一的市場營銷,創新旅游產品,進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旅游線路設計。各地飯店要嘗試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預定系統,以“圈內人”的意識服務于各地旅游者,并為圈內其他同行業提供服務與支持。同時,業界也可以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服務平臺,為圈內各旅游企業提供資源、信息支持,并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詢、投訴、旅游線路咨詢等方面的幫助。
(三)兩個創新思路:資本運作與“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品牌化
2009年5月7日正式掛牌成立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有限公司是由省政府、宜昌、襄陽、十堰、荊州、荊門、恩施、隨州、神農架等八市(州、林區)以及部分大型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的專業投資公司。公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投資功能;二是融資功能;三是資本運營功能。公司成立至今已經獲得了多方的融資,并進行了幾項大型投資,為旅游圈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和資金保障。但是,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也需要更多以市場為主導的民間投資公司的注入,因此,吸引更多民間資本的注入是旅游圈發展的持續保障。將“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打造成為一個整體旅游品牌是區域合作努力的方向。要實現這一目標,即要求圈內各地政府利用行政資源在推廣旅游圈品牌化工作上有所作為,比如建設旅游圈一體化系統,設計統一的識別標志等;同時,旅游企業要提高旅游圈整體品牌意識,用大旅游概念取代單體旅游模式,從而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