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融資環境還沒有改善的時候,中小企業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調查資料顯示,監利縣有24%中小企業融資的目的僅僅是為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說明湖北省其它一些縣市地區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發展層次和融資目標層次較低。
1 規范政府行為,加強政府的監督、管理及調控功能
1.1 加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一是結合湖北省縣市的具體情況,可建立各級擔保或補貼基金。對效益好、有潛力的企業進行返稅政策。再就縣市區域多以工業園區為主,具有產業集群優勢。在園區里建立相關管理調控部門,對企業的交叉業務和業務往來進行系統分析,對其企業的資金信用加以監控,記錄。二是由政府直接出面,金融單位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擔保公司,中小企業以會員制形式加入,進行聯保、互保、以比例擔保和聯合擔保來分散貸款風險。
1.2 完善抵押登記管理,發展抵押品處置市場。以銀行、政府、擔保機構為評估體系,對企業的一切信用活動包括企業管理者的信用素質進行公正、合理的評估,將評估結果上報企業信用庫,確保資產及信用評估的客觀、科學、合理、公正。同時鼓勵建立和發展抵押品拍賣市場,為抵押物的處置提供合理渠道,為貸款出去的金融機構的資金回籠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1.3 鼓勵向中小企業提供風險投資。我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因其規模限制很難達到發行股票、債券的資格,但可以學習浙江、廣東等省市的經驗,在政府正確引導下通過吸收民間資本在政府比例擔保的情況下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銀行貸款、擔保機構、政府的獎勵政策一起為縣市中小企業創立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
2 轉變銀行經營觀念,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2.1 盡可能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銀行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利率的彈性,對信貸風險大、但市場前景好的產業、產品,適當提高貸款利率浮動水平,按照高風險、高收益的原則,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商業銀行應合理配置貸款權限,并對審批程序進行簡化,以縮短辦理時間,提高貸款發放速度。
2.2 加大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銀行部門應積極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的作用,從而增強中小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能力。對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經營狀況良好且確有資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機構,人民銀行應繼續在再貸款方面予以支持,規范票據貼現業務,增加中小金融機構的再貼現數額。
2.3 金融部門要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要完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進行科學評價。完善商業銀行內部管理辦法,在強調防范風險、明確責任的同時,建立相應的貸款激勵機制,做到責權明確、獎懲分明。對不良貸款的歷史成因要客觀分析,對新增貸款要實事求是地提出質量要求。對有市場發展前景、信譽良好、有還本付息能力的中小企業,要適當擴大授信額度,并可試辦非全額擔保貸款。
3 加強企業自身信用體系建設,改善企業管理結構
3.1 改變融資觀念,增強中小企業自身內在融資能力,拓展其它融資渠道。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外部融資環境是它們難以控制的。在這種融資環境還沒有改善的時候,中小企業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調查資料顯示,監利縣有24%中小企業融資的目的僅僅是為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說明湖北省其它一些縣市地區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發展層次和融資目標層次較低。所以從長遠來說,即使外部環境得到改善,中小企業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質,重視自身資本積累,逐步提高企業資本中自有資金的比例。針對湖北省中小企業主要依靠銀行信貸作為其單一外源融資對象的現狀,中小企業還可以通過尋找合作伙伴,協議貸款、利用民間力量吸收多方投資等手段來解決融資問題。
3.2 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小企業要贏得銀行的信任與支持,就必須建立能正確反映其財務狀況,符合現代企業標準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以自身的實力取信于銀行,增強融資能力。中小企業可通過聘請財務顧問協助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可聘任一名全職的合格會計師,負責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同時應聘請專職審計人員,成立審核委員會。企業還可以建立起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互換機制,如企業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之間的信息互換充分客觀地公布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還可以請銀行派員工進入企業董事會,參與其經營決策。
3.3 加強企業信用文化和信用體系建設。信用是現代企業生存的基礎,而信用缺乏一直是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重視企業信用文化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刻不容緩,最重要的就是講求信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同時企業應自愿、及時地向相關當事人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加強對自身債務的管理,確保自身在金融機構沒有不良貸款的記錄,從而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以獲取貸款人和投資人的了解,從多種渠道以較低的籌資成本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