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鐵路投融資機制改革,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政府工作報告為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建設帶來好消息。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汪亞平稱,湖北正籌建鐵路建設投融資平臺,擬成立鐵路建設基金,吸引民資入股。
汪亞平介紹,鐵路投資往往投資量大,投資回報期較長,對社會資本吸引力有限。去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研究設立鐵路發展基金,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法人投入。”
汪亞平說,近幾年,有些省份成立了鐵路發展基金,不是單獨投向一個項目、一條線路,而是綜合分享鐵路建設運營的收益,獲取固定的回報。這是鐵路建設投融資平臺的運作方向。“湖北的四條城際鐵路進入收獲期。”汪亞平說,去年武咸城際通車,今年5月,武黃城際鐵路將通車,屆時武漢28分鐘即可抵達黃岡,將極大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進程。2015年,武孝城際也將通車。
關于武咸城際目前上座率的問題,汪亞平稱,武咸城鐵目前平時上座率為40-50%,春運期間達70-80%。武廣高鐵剛開通時上座率也不高,現在形成網絡后春運期間一票難求。他強調,城際鐵路不是以盈利為目的,重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他介紹,目前武咸城際效應初顯,沿線多個站點形成小城鎮建設開發熱潮。
他預計,隨著城際鐵路形成網絡,尤其是沿線站點的無縫換乘等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際鐵路的上座率會穩步提升。此外,湖北提出城際鐵路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的凈收益,原則上應首先用于彌補城際鐵路項目運營虧損,這一點值得期待,落實后可有力支持城際鐵路可持續發展。“最近幾年鐵路新一輪建設,湖北、武漢受益最多。”汪亞平說,目前,湖北鐵路運營里程達到3600公里,尤其在高鐵建設上率先形成網絡格局,大大提高了武漢在全國鐵路網絡交通樞紐上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