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電,武漢市政府常務會5日審議并原則通過《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總體規劃(2014—2030)》。未來5年,武漢市欲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200億元人民幣,并形成以漢正街為核心的兩江四岸金融核心區。
按照規劃,武漢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中部金融中心、以科技金融為重點的全國性專業金融中心及金融后臺服務基地,金融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到2030年,建成以專業金融為特色的全國性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達3000億元。
“資源分散,缺乏統一認識與規劃,使得金融機構難以產生集聚效應。”武漢市金融工作辦主任方潔表示,根據規劃,到2020年武漢市金融空間發展規模將不少于3.5平方公里,并形成“一心、兩核、資本谷”的空間結構。
其中,“一心”是指漢正街國際金融中心區,“兩核”則以長江為軸,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在長江以北形成以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大道綜合金融聚集區為核心、與二七國際企業總部商務區相互聯動的金融聚集區;長江以南,形成以華中金融城總部金融聚集區為核心,與武昌濱江商務區相互聯動的金融聚集區。
光谷則將變身金融“資本谷”,整合科技金融、金融后臺及金融要素市場,全面建成全國性專業金融中心,形成以科技金融為核心功能的產業金融及要素市場創新示范區。
該規劃還提出,將充分發揮武漢在華中地區的龍頭帶動作用,以武漢城市圈為突破口,推動湖北及華中地區金融市場共同建設,輻射“長江經濟帶區域”。未來,還將與上海、香港、臺灣等功能型金融中心增進往來與合作,并加強與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傳統國際金融中心的聯系,加快融入國際金融市場。
武漢金融業歷史悠久。由于金融業的發達,漢口曾有“東方芝加哥”之譽。1861年開埠通商曾聚集各類金融機構200余家、外資銀行30多家。
武漢地區目前擁有各類金融機構188家,其中總部設在武漢的有16家。根據2014年發布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武漢綜合競爭力名列中國十大區域性金融中心第八位,居華中地區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