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位于湖南省東部,與長株潭大城市群相鄰,交通便利、信息通暢,市場經濟發育程度高。2009年全市林業用地面積34.5萬公頃,林農人均林地0.24公頃,主要林業鄉鎮可達0.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6%,是湖南省重點林業縣(市)之一。瀏陽市是我國南方油茶的重點產區和著名的“油茶之鄉”,至2009年底全市油茶林4.6萬公頃,年產茶油500萬公斤。該市自1980年代開始建立起了2400公頃的油茶高產示范林和優良品種實驗林及低產殘次林改造的油茶林,平均單產由36公斤/公頃提高到366公斤/公頃。高產試驗林和示范林的示范作用以及產生的較好比較利益,極大地調動了以農民為主的各種經營主體經營油茶的積極性,同時也在高產油茶生產經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
根據瀏陽市油茶培育的生產經營方式,其經營模式可歸納為普通農戶經營、大戶經營、集體經營、公司經營和專業合作社五種形式。
(一)家庭經營型
家庭經營型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利用自家的責任山和自留山生產油茶。瀏陽市普通農戶經營面積戶均0.13~0.3公頃,最多的在0.6公頃左右。據估算,目前這種經營形式約占全市油茶林地面積的80%。
1.案例。董氏(73歲),淳口鎮鴨頭村人,于1998年栽種了0.13公頃的高產品種油茶,撫育管理、采摘均由自家人完成,目前油茶已進入盛果期,2009年共采摘油茶果1100公斤,以2元/公斤的價格作為種子賣出,除去當年每畝275元的成本投入,畝平均收入825元。羅氏(50歲),沙市鎮團龍村人,2000年栽種了0.26公頃的高產品種油茶,全由夫妻兩人管理。所采的茶果在當地加工作坊榨成茶油出售,價格為40元/公斤,2008年共榨油85公斤,除去成本,純收入為2630元,平均每畝收入為657.5元。羅氏(75歲),沙市鎮團龍村人,2001年栽種了0.6公頃高產品種油茶,現在已進入盛果期。油茶為夫妻兩人管理,只是在采摘茶籽時要請10人左右幫忙。2008年除去雇工及原材料等成本,純收入為8590元,畝均收入859元。
2.運行模式、經營績效及經營行為。家庭經營型由于經營面積較小,清山、整地、栽種、撫育等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基本上不雇用勞動力,只是在采摘茶籽時雇人或者與別人換工。通過對30戶不同規模農戶經營數據的估算(羅攀柱等,2011),家庭經營第一年的投入較多(為15780元/公頃),進入盛果期第八年后的平均收益為13500元/公頃,平均成本為3810元/公頃,以油茶的經濟經營周期50年計算,其投資回收期為九年,內部收益率為20.04%。考慮到隨時間的推移,成本、價格等因素的變化對收益率的影響較大,計算出油茶經營周期為25年的內部收益率是19.1%。與其他經營模式相比,家庭經營內部收益率較高的原因主要是農戶沒有租地成本、間接管理費用和修建簡易道路等基礎設施費用。如果加上這些費用則投資回收期為10年,內部收益率降至16.1%。另外,對其進行敏感度分析可知,內部收益率對成本的變動略微敏感,但相對成本而言對價格和產量的變動較為敏感。
從經營績效對經營行為的影響來看,當經營規模在0.2公頃左右、油茶收入低于家庭收入的10%時只能作為家庭收入的補充,往往采用的是粗放經營;當經營規模在0.34公頃左右、油茶收入占家庭收入的15%左右而成為家庭收入來源之一時,一般會采取較細心的經營管理;當經營規模達到0.67公頃左右、油茶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0%左右而成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時,一般會采取集約經營。但是,由于資金、技術及見識等因素的限制,對于一般農戶而言不太愿意擴大經營規模。
(二)大戶經營型
大戶經營型是指通過受讓他人林地而具有一定經營規模(3.3公頃以上)的私人或民營油茶經營者。據估算,此類型約占全市油茶林地面積的9%。
1.案例。萬氏(49歲),鎮頭鎮土橋村人,1987年采用逐年支付的辦法租賃了7公頃集體林地(4000元/年)。之后對油茶林進行高枝嫁接高產品種,現已進入盛果期,平均單產茶油300~375公斤/公頃。日常管理和看護由家屬擔任,撫育、施肥和采摘均要雇人。采收的茶果榨成茶油出售,2008年共榨油2100公斤,價格為50元/公斤,除去雇工及材料等成本,純收入為49875元,畝平均收入為475元。汪氏(42歲),沙市鎮團農村人,2006年開始租賃農戶林地共30公頃(租金600元/公頃•年,租期50年)栽植新品種油茶。目前,油茶已掛果,平常雇傭2人(60元/天)對油茶林進行日常看護管理,施肥和除草等撫育時一般雇請20人左右。
2.運行模式、經營績效及經營行為。大戶經營型租地面積較大,整地、栽種、日常撫育、采摘及看護等需雇傭勞動力來完成。通過對五戶經營大戶經營數據的估算,第1年的投入較多(為1250元),進入盛果期第8年后的平均收益為15000元/公頃,平均成本為6750元/公頃,以油茶的經濟經營周期為50年計算,其投資回收期為10年,內部收益率為14.9%。若油茶經營周期為25年則內部收益率是14.2%。加上間接管理費用,投資回收期則為11年,內部收益率降低至13.6%。,對其進行敏感度分析可知,內部收益率對成本的變動較為敏感,但相對成本而言,對價格和產量的變動更為敏感。
大戶經營以獲取社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目的,現有的內部收益率14.9%遠高于營林業(6%)平均資金收益率(林智勇等,2011),但低于社會的平均資金收益率(20%),根據對經營大戶調查所得。由于油茶經濟效益顯著,在能夠借貸到資金、能雇傭到勞動力以及雇用勞動力的成本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圍的情況下,大戶通過租賃林地擴大經營規模的意愿顯著。
(三)公司經營型
公司經營型是由從事其他行業的公司進行轉行或涉足農林行業,大面積租賃林地從事高產油茶的種植與開發。據瀏陽市林業局不完全統計,此類經營形式占該市油茶林經營面積8%左右。
1.案例。湖南DH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廣告行業,資本力量雄厚,于2009年注冊成立子公司湖南XC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該市淳口鎮建萬畝豐產油茶示范基地,同時建立年產3萬噸的茶油和菜籽油精深加工廠。
2.運行模式、經營績效及經營行為。公司通常采用一次性支付(12000元/公頃•50年)的形式租賃林地開發油茶,由于經營面積較大,整地、栽種、日常撫育、采摘及看護等都需雇傭勞動力來完成。通過對三家公司經營數據的估算,公司經營第1年的投入較多(16980元/公頃),進入盛果期第8年后的平均收益為15000 元/公頃,平均成本為6900元/公頃,以油茶的經濟經營周期為50年計算,其投資回收期為11年,內部收益率為13.8%。將油茶經營周期設定為25年時的內部收益率為12.1%。對其進行敏感度分析可知,內部收益率對成本的變動較為敏感,但相對成本而言,對價格和產量的變動更為敏感。
公司經營以獲取社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目的,內部收益率13.8%遠高于營林業(6%)的平均資金收益率,但低于社會的平均資金收益率(20%)。由于經營油茶經濟效益顯著,在能夠借貸到資金、能夠雇傭到勞動力以及雇用勞動力的成本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圍的情況下,公司通過租賃林地擴大經營規模并進行茶油深加工的意愿顯著。
(四)專業合作社型和村組集體組織下的農戶經營型
專業合作社經營是指農戶在自愿、自主、平等、互助的基礎上組建油茶經營合作經濟組織,農戶以林地折股入社,自主生產管理,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整地、統一提供技術、信息及供銷等服務,按交易額和股份分配盈利的經營模式。而集體經營型是指由村組集體統一規劃、統一整地、統一提供的術、信息及生產資料供銷服務,農戶自主生產管理和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目前,這兩種模式在瀏陽市油茶生產經營面積中所占比重極小(不足2%)。
1.案例。XR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9月,由朱氏牽頭組織老屋組20戶村民自發成立了油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現有林地約67公頃,已栽種油茶9.2公頃。由于現在農戶不愿意承擔油茶開發風險、采取觀望態度而不愿意投資,因此前期開發整地、苗木費等前期投入暫由朱氏一人全部承擔,項目盈利后再予以償還。油茶的日常撫育管理則由農戶各自承擔,出資人朱氏主要負責合作社對外事項,組長易氏主要負責合作社的日常經營管理,推薦1名社員管理合作社帳目。淳口鎮楊柳村2008年由村委組織楊柳片村民統一開發油茶80公頃。
2.運行模式、經營績效及經營行為。XR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需將林地折股入社并與合作社簽訂協議,由合作社統一開發整地;受讓的非社員林地則由合作社統一開發并經營管理。楊柳村集體組織經營則由村里統一清山、整地、挖坑并有償供應低價油茶苗,統一購買化肥等生產資料,村民購買苗木并負責栽種、撫育與補植。以上兩種經營模式生產過程主要以家庭經營展開,與一般農戶基本相同,而在經營上與大戶和公司經營有相同之處。統一規劃、整地、防護,統一采購種苗、農藥和肥料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統一提供信息和技術以及油茶籽等產品銷售,因此降低了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同的是沒有租地成本和地役權的改變。據調查,以2009年為例,統一規劃和連片統一整地比農戶家庭經營成本要低750~1500元/公頃;統一購買生產資料,比市場零售價低10%左右;統一銷售毛茶油比農戶自行銷售價要高出6~10元/公斤左右,提高了油茶經營的比較效益。在這二種經營模式中,由于提高了農民利益,農民的滿意度較高,但由于油茶生產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不愿意承擔風險而采取觀望態度的農戶較多。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