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次湖南省2013年一號文件聚焦 “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的總體思路,由湖南省財政廳牽頭,主要是出于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幾個方面的考慮。
近年來,湖南通過發展園區經濟、民營經濟、特色經濟和勞務經濟,全省縣域經濟呈現出發展速度加快、產業結構轉優、效益穩步提升、內生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
2011年,湖南全省縣域生產總值12971.83億元,同比增長14.2%,占全省的66.0%,其中縣域生產總值過100億元的縣68個,過200億元的縣26個,同比增加26個和17個。
《意見》指出,發展縣域經濟有利于把產業、企業和項目結合起來,實現縣域經濟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堅實發展;有利于發展壯大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支柱產業,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域經濟強縣;有利于夯實縣域經濟基礎,培植縣域主體財源,深化財政 “省直管縣”和擴權強縣改革;有利于有機整合產業發展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改變撒“胡椒面”現象;有利于帶動農民致富,實現富民強省。
當前,湖南正處于推進新型工業化戰略的關鍵機遇期,縣域經濟擔綱著湖南轉型的重要“跳板”。據湖南省統計局2012年發布的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決策咨詢報告顯示,2011年,湖南全省縣域固定資產投資6757.01億元,增長14.2%,占全省的5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779.17億元,同比增長17.9%,占全省的55.5%。
據了解,此次湖南省2013年一號文件聚焦 “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的總體思路,由湖南省財政廳牽頭,主要是出于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幾個方面的考慮。
其實,今年1月召開的2013年湖南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就已為湖南助推“縣域經濟”強勢崛起釋放了積極政策信號。在會上,湖南財政廳廳長史耀斌重點介紹了湖南財政加快組織實施特色縣域經濟強縣的“五個三”工程:每年扶持3個特色產業、每個特色產業每年扶持3個重點縣、對每個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省里滾動扶持3年、每個重點縣省財政支持不低于3億元、連續3年實施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