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區經濟研究人士分析認為,2013年,湖南出臺《意見》,如此大規模的“真金白銀”扶持特色縣域經濟發展,啟動特色縣域經濟工程,將培育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建設和提升一批經濟強縣;創新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財政、金融機制,也將推動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土地向能人大戶集中、農民向農村社區集中,促進技術、資本等要素向縣域流動。
目前,湖南縣域經濟發展已初步形成了長株潭核心區域、湘南區域、環洞庭湖區域、大湘西區域四大板塊。
從這四大板塊中列入縣域經濟考核范圍的97個縣、市、區的情況來看,湖南累計已有29個縣、市、區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強縣(市、區),這些強縣(市、區)在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22.01億元,增長15.1%。
《意見》同時指出,按照盤活存量、增量引導的原則,通過積極爭取中央支持、適度整合省內相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預算新增安排等多渠道籌措資金。
《意見》還提出,全面推進競爭立項,促進財政資金公開、公平分配,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下放資金使用審批權限,由重點縣根據財政資金重點支持方向提出項目計劃和資金使用方案,經湖南省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同時,實行重點縣提前評審、跨年實施財政,部門財政資金可以預撥。
日前,湖南省財政廳副廳長歐陽煌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為落實《意見》對財政工作的要求,財政廳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每年確定整合資金的來源及額度,與各相關專項資金管理部門一道確保當年安排到重點縣的資金規模不低于確定的額度。與此同時,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財政廳將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縣域特色產業發展。
據歐陽煌介紹,未來五年,湖南省財政將分3輪扶持27個縣、市、區,累計將籌措81億元發展特色縣域經濟。
除了財政支持外,湖南金融對特色縣域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也“水漲船高”,據湖南省金融辦主任張志軍介紹,湖南金融辦一方面將大力支持重點縣建立、完善融資平臺和擔保體系,鼓勵社會資金以多種形式參與投融資,重點支持特色產業融資需求;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建立重點縣財銀戰略合作機制,充分調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性;另一方面,金融辦將積極鼓勵駐湘金融機構加大對特色產業以及重點縣的金融扶持力度,對特色產業龍頭企業所需貸款優先審批,加快貸款發放進度,保障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同時支持湖南省多部門幫助特色產業龍頭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在上市融資、發行債券、信托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
據地區經濟研究人士分析認為,2013年,湖南出臺《意見》,如此大規模的“真金白銀”扶持特色縣域經濟發展,啟動特色縣域經濟工程,將培育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建設和提升一批經濟強縣;創新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財政、金融機制,也將推動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土地向能人大戶集中、農民向農村社區集中,促進技術、資本等要素向縣域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