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國家對清水塘產業升級整體綠色外遷工程給予資金支持,建議在土地政策、財稅政策、科技支持政策方面進行大力支持,將該地區企業的綠色搬遷、居民避險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等列入國家相關重大專項資金支持和政策范圍。
株洲市清水塘工業區是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曾代表著老株洲的輝煌,曾為國家工業作出重大貢獻,而現在它卻成了長株潭地區的一塊 “心病”。
近日,一份特殊的建議在湖南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進行討論——《關于支持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老工業區實施產業升級企業整體綠色外遷的建議》,這也是本屆人大湖南團首次以全團的名義向全國人大提交建議。
據記者了解,清水塘位于長株潭三市接合部,坐落在湘江邊,面積約16平方公里。雖然叫清水塘,但它一度成為污染的代名詞。上世紀80年代之前,因為認識和技術上的局限,清水塘地區企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基本上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大量的含鎘、鉛以及砷等污染物隨空氣飄到空中,隨廢水滲透到地下,長年累月致使該地區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造成了嚴重的歷史性環境污染問題。
為了清水塘地區工業污染問題這塊“心病”,湖南省委、省政府費盡心思。近年來,在株洲市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和工作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企業技改、污染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關停淘汰了80余家污染中小企業;引導支持大企業外遷。目前,華銀株洲電廠整體外遷項目已經立項,旗濱玻璃外遷選址工作正在進行,啟動了居民避險安置工程、重金屬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
目前,雖然已經花費數十億元啟動治污工程,但如果這些企業仍原地實施升級改造和產業轉型,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想破局,唯有將企業整體綠色外遷。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株洲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姜玉泉說,下一步總體設想是實施清水塘地區產業升級企業整體綠色外遷,徹底解決清水塘工業污染問題,將清水塘地區打造成生態新城。
“實施整體搬遷思路有四個方面:一是呼吁和支持大企業實行整體綠色外遷,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裝備和技術進行外遷異地發展,使達標后排放的廢棄物可控、可循環利用;二是將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外遷至規劃建設的循環經濟工業園或其他產業配套的工業園區,外遷后進行產業升級或產品轉型;三是污染嚴重、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落后的中小企業實行依法關停淘汰;四是大力實施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和居民避險安置。 ”姜玉泉向記者說。
建議提出,請求國家對清水塘產業升級整體綠色外遷工程給予資金支持,建議在土地政策、財稅政策、科技支持政策方面進行大力支持,將該地區企業的綠色搬遷、居民避險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等列入國家相關重大專項資金支持和政策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