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以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的戰略思維,不斷建設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承載平臺,把三湘四水打造成為引鳳筑巢的“高地”。
2012年10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衡陽綜合保稅區。至此,湖南實現綜合保稅區“零突破”。 2013年開春,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興業路以東的一片建設工地,熱火朝天。總面積2.57平方公里的湖南首個綜合保稅區在這里孕育。
衡陽綜合保稅區獲批后,不僅能為湖南本土企業出口提供便利,還將吸引周邊省份的企業通過衡陽出關。借助綜合保稅區這個物流平臺開展全球配送,將大大增強湖南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能使周邊配套企業實現 “零庫存”夢想。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衡陽市進出口貿易將成倍增長。”擬進入綜合保稅區的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衡陽綜合保稅區獲批后,其他利好接連傳來:湘潭九華綜保區申報已進入部委會簽階段;城陵磯綜保區申報經國務院批轉,由海關總署啟動相關程序。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以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的戰略思維,不斷建設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承載平臺,把三湘四水打造成為引鳳筑巢的“高地”。
筑巢引得鳳凰來。據統計,2012年,全省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0家,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28家。新批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項目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