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還將劃出面積約7800平方公里的 “湖體保護區”、31200平方公里的“控制開發區”等多個開發區,同時建設百湖濕地修復工程、兩型園區等特色生態示范工程,形成發展與環境高度協調的區域開發格局。
胡衡華說,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重點是解決糧食、水利、生態和民生四個安全問題,大力化解湖區人民生命健康威脅,建設和諧安康的洞庭福地。
作為擁有大型國有農場的現代農業基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將繼續保持 “魚米之鄉”、“天下糧倉”的美譽,積極發揮先進示范作用,集中建設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以及一批高產油茶、水果、果蔬基地,使湖區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400萬噸以上。
據悉,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把防水災、治水患與水資源、水景觀、水配置結合起來,提升防洪減災能力和水資源保障能力。
湖南省還將劃出面積約7800平方公里的 “湖體保護區”、31200平方公里的“控制開發區”等多個開發區,同時建設百湖濕地修復工程、兩型園區等特色生態示范工程,形成發展與環境高度協調的區域開發格局。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發展,還依靠符合湖區實際的民生工程、“五核五軸”城市發展格局等等。五核分別為:岳陽、常德、益陽、荊州、津澧新城。五軸分別為:東部發展軸,打理發展加工制造、航運物流和文化旅游業;中部縱向發展軸,重點發展生態農業、農產品深加工和先進制造業;中部橫向發展軸,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紡織業和食品產業;西北—東南發展軸,重點發展長益常工業走廊,建成連接湘鄂的重要通道;北部發展軸,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新型化工、機械制造、航運物流和文化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