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雖然旅游資源眾多,但是分布比較疏散不集中,分散在20個縣市區中,有些旅游資源相對孤立,不利于旅游開發,不利于集中人流、物流。
旅游開發品牌多而不強,應突出重點做大特色品牌
贛州旅游資源可謂群星閃爍,宋城文化旅游區、客家文化旅游帶、還有紅色旅游區等。贛州旅游時而打“紅色牌”、“生態牌”,時而打“客家牌”、“古色牌”。但滿天的星星,卻沒有月亮。贛州的山水雖好,但比不過桂林,比不過九寨溝;贛州的宋城雖故,但名氣不如開封。所以贛州旅游資源開發應該找準定位,做大做強。只有樹立起鮮明形象和特色品牌,旅游發展才有方向。如今,贛州在紅色游與客家游兩大特色品牌已做出較好的成績。贛州是客家的搖籃,這一地位,已經在2004年11月贛州召開的“第十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所確認,為許多專家和世界客屬鄉親所認可。贛州客家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除了贛縣客家文化城開發較好外,其他有關客家文化的旅游資源開發基本處于初級階段,所以今后應重點開發客家圍屋(關西新圍、烏石圍和燕翼圍等幾大特色圍屋),進一步完善贛縣客家文化城接待能力和接待方式。同時,更應該重視客家風俗習慣的開發,包括飲食習慣、傳統婚禮儀式、贛南采茶戲等,此外還有客家酒文化、擂茶文化、節慶文化等具有客家特色的鄉土文化。同時繼續打好“紅色旅游”這張牌。2006年10月中國(江西)紅色旅游博覽會在瑞金拉開序幕以及近年來連續舉辦的“中國紅歌會”,這些活動都充分展示了“紅色故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贛州的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紅色故都”品牌是贛州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她代表了贛州旅游的形象和地位[5]。這一品牌已經定位,但還需要全面整合紅色旅游資源,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投入,深挖其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增強紅色景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策劃更加豐富的紅色旅游主題產品,著力培育贛州紅色旅游品牌。
旅游資源疏散,需整合聯動開發,推廣自駕游項目
贛州雖然旅游資源眾多,但是分布比較疏散不集中,分散在20個縣市區中,有些旅游資源相對孤立,不利于旅游開發,不利于集中人流、物流。但隨著贛州區域內交通的不斷完善及國內私家車的不斷普及,有利于開展自駕游。贛粵高速公路通車后,珠江三角洲到贛州的距離是300公里至500公里左右,贛州的方圓里程也在千里范圍內,完全符合自駕游的空間和交通要求。最為重要的是,贛州的旅游客源市場主要來自珠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港澳等地。在珠江三角洲,私家車擁有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目前,贛州的自駕車旅游網絡已十分完善,達到了“串聯主要景點,銜接周邊城市,沿線風景優美,道路暢通完好,旅游標識清晰,應急救援及時,加油維修方便,停車休息便利,食宿條件齊備,信息服務完善”的標準。通過自駕游,將分散的旅游景點串起來,可以體現贛州的旅游資源區位優勢。近幾年來,贛州自駕游逐年升溫,已成為國內最具觀賞、最適合自駕游的最佳旅游勝地,自駕游將成為贛州旅游新的代名詞。
旅游開發的硬件條件薄弱,需要加強
從大交通來看,目前還沒有開往珠三角地區的始發列車,游客進來容易出去難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從住宿接待能力看,贛州的住宿接待能力還不很完善,賓館酒店總量小,節假日、黃金周等高峰期找房難的問題相當突出;高星級賓館少,至今還沒有一家五星級;賓館酒店的結構不合理,高檔次賓館、主題賓館、經濟型賓館、度假型賓館較為缺乏,不能滿足各個層次旅游者旅游休閑的需要。
目前應抓緊完善以贛州為中心的“十字型”旅游公路網絡,切實做到“路為景開,景隨路建”;盡快修建贛州—龍巖、贛州—韶關或郴州鐵路,爭取開通贛州或者瑞金至廣州、深圳的始發列車,進一步溝通贛州與東南沿海開放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聯系;要提升贛州站的級別,開通贛州至各大城市特別是深圳、北京的旅游列車。贛南森林蒸汽小火車是世界珍品,風情特別,要維修保護好,并改造成旅游車,使之成為贛州休閑旅游的一個亮點[6]。住宿接待方面,要適度發展星級賓館的數量,增加2~3家四星級賓館,下大氣力建設1~2家五星級賓館,同時有選擇性的發展一些主題賓館和度假賓館。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單體賓館的建設容量,以適應接待大型會議和大型團隊的需要。
旅游商品開發薄弱,應提升旅游產業鏈
旅游商品開發作為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贛州旅游開發中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通過走訪贛州幾處著名景點后發現,各主要景區(點)為數不多的幾家商店、攤位銷售的幾乎是外地產品、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沒有真正代表贛州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且旅游商品品種單一,缺乏地方特色。如通天巖風景名勝區,里面只有零零散散幾個小攤,就擺了一些佛珠、掛件等,紀念性鮮明的旅游商品極少,令人非常失望。旅游商品的開發能夠提升旅游產業鏈,提高旅游經濟效益,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作設計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內容新穎、外觀精美的旅游工藝品、紀念品;應與地方農副產品開發結合起來,開發一系列綠色產品,如著名的贛南臍橙。中國(贛南)臍橙節至今已舉辦了十年,反響非常好,還有南康月亮花生巴、贛南名優茶、保健竹涼席、筍干、玉蘭片、酸棗糕、板鴨、石魚、燙皮等獨具贛州特色的綠色旅游商品,以及山貨、水產等旅游商品,特別要擴大贛州本地的名、特、優產品生產規模,注意獨特和多樣性,改進包裝,拉開檔次。在重點旅游縣市和景區建立旅游購物中心或旅游商品街,逐步在全贛州形成旅游商品銷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