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進入城市群主導區域經濟發展的時代,“十二五”規劃綱要更提出加快構建“沿長江中游經濟帶”,重點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區域發展。
1.全球產業加速轉移、發展模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機遇。昌九地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3個“三角洲”的直接腹地,既有連接南北、溝通東西、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又有要素價格較低、環境容量較大、資源稟賦豐厚、招商政策優惠的比較優勢,還有較好的產業配套基礎和工業園區載體。伴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昌九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現代產業發展新路面臨著良好機遇。
2.國家加快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三省聯合構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機遇。目前,我國已進入城市群主導區域經濟發展的時代,“十二五”規劃綱要更提出加快構建“沿長江中游經濟帶”,重點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區域發展。在贛湘鄂3省的共同努力下,以南昌、長沙、武漢為核心的“中三角”以及3省交會處的九江、岳陽、咸寧“小三角”正攜手抱團,共謀打造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在此形勢下,江西應加快將昌九地區打造成以大都市區、城鎮連綿帶為表征的核心增長區,主動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進而獲得最佳的發展跳板,全面提升區域競爭力(見表1)。
表1 2010年若干城市競爭力情況比較
|
城市 |
綜合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綜合增長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經濟規模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經濟效率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發展成本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產業層次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收入水平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幸福感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
|
中部省城市 |
長沙 |
0.783 |
9 |
0.818 |
76 |
0.362 |
24 |
0.535 |
20 |
0.753 |
10 |
0.554 |
14 |
0.277 |
28 |
0.863 |
114 |
|
武漢 |
0.747 |
20 |
0.812 |
79 |
0.490 |
11 |
0.445 |
37 |
0.611 |
62 |
0.513 |
26 |
0.215 |
58 |
0.824 |
228 |
|
合肥 |
0.730 |
25 |
0.914 |
20 |
0.297 |
34 |
0.412 |
45 |
0.730 |
17 |
0.460 |
46 |
0.250 |
36 |
0.857 |
128 |
|
鄭州 |
0.679 |
43 |
0.718 |
196 |
0.279 |
37 |
0.340 |
80 |
0.437 |
213 |
0.559 |
13 |
0.249 |
37 |
0.879 |
69 |
|
南昌 |
0.653 |
51 |
0.804 |
90 |
0.258 |
42 |
0.356 |
73 |
0.627 |
53 |
0.404 |
64 |
0.157 |
122 |
0.833 |
202 |
|
太原 |
0.627 |
65 |
0.593 |
277 |
0.278 |
38 |
0.376 |
62 |
0.313 |
262 |
0.520 |
23 |
0.183 |
86 |
0.843 |
168 |
|
長江重要地級市 |
蕪湖 |
0.646 |
57 |
0.840 |
50 |
0.174 |
72 |
0.387 |
56 |
0.631 |
52 |
0.343 |
128 |
0.208 |
62 |
0.860 |
119 |
|
岳陽 |
0.610 |
74 |
0.769 |
135 |
0.156 |
78 |
0.380 |
61 |
0.538 |
124 |
0.309 |
169 |
0.188 |
84 |
0.835 |
195 |
|
九江 |
0.565 |
119 |
0.760 |
149 |
0.125 |
107 |
0.366 |
68 |
0.381 |
237 |
0.388 |
74 |
0.126 |
176 |
0.825 |
224 |
|
宜昌 |
0.561 |
120 |
0.704 |
210 |
0.174 |
73 |
0.340 |
81 |
0.349 |
250 |
0.304 |
179 |
0.136 |
160 |
0.835 |
198 |
|
宜賓 |
0.549 |
133 |
0.776 |
128 |
0.100 |
148 |
0.265 |
140 |
0.512 |
152 |
0.270 |
232 |
0.168 |
108 |
0.832 |
208 |
3.江西經濟社會發展跨入新階段的重要機遇。以2010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011年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為標志,江西經濟社會正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經濟欠發達的狀況尚未完全改變,經濟總量偏小、產業層次整體不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亟待破解。在“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江西應集中力量推動比較優勢突出的昌九地區率先發展,密切核心增長區及周邊區域之間的產業關聯,充分發揮城市群的高度集聚、強力輻射效應,實現以重點跨越帶動全局躍升的目標。
4.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探索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新模式的重要機遇。當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正處于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隨著南昌市成為全國低碳經濟試點惟一省會城市,江西尤需加快將昌九地區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長區、生態經濟示范區,引領帶動綠色崛起進程,在全國率先開創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模式。
也要清醒地看到,同中部以及全國其他重要區域經濟增長極比較,昌九地區經濟規模偏小、產業基礎不強,要素成本優勢弱化,資源環境壓力增大,面臨著提升產業層次、轉變發展方式,以及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