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萍(2007)研究認為,調整旅游產品結構,開發旅游主導產品和旅游精品能促進江西旅游業全面發展,并且分別針對江西近程、遠程旅游市場設計了旅游產品
1.旅游資源角度
張炳高(1985)研究認為,旅游資源開發是搞好旅游事業的基礎,江西旅游資源開發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適應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搞好規劃,突出重點。連樟壽(1994)研究認為,森林公園是江西大有潛力的旅游資源,并且為江西建設森林公園提出了思路。蔣梅鑫(2002)分析了吉安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認為要開發城市及其郊區旅游資源,發展山水特色休閑旅游。葉仰蓬(2007)為九江廬山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措施,如文化等相關部門聯合,提升挖掘、保護城鄉特色旅游資源的能力等。李良杰(2011)對江西濕地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了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從江西整體旅游資源開發轉為景區旅游資源開發或某旅游形式旅游資源開發,研究內容趨于細化。
2.生態旅游、紅色旅游角度
邱宜動(2000)研究提出,發展生態旅游,大力提高江西旅游業的整體素質,是盡快把江西生態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經濟優勢的有效途徑。王偉年(2003)、鄒寬生(2004)、金衛根(2005)、劉芳(201 1)均對江西生態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進行了研究;鐘先麗(2007)分析了江西發展紅色旅游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開發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加強宣傳促銷、培養和引進旅游人才等建議。施小蓉(2008)研究提出,江西紅色旅游需制定近中長期發展紅色旅游規劃、理順管理體制上的障礙、模式需多元化等建議。樊春梅(2010)對江西紅色旅游進行了SWOT分析,并從品牌、形象、資源、市場、服務、協作等方面提出規劃開發具體措施。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是研究最多的旅游類型,目前研究趨于成熟,研究體系較為完善。
3.旅游市場角度
戴建平(1985)研究提出江西旅游業發展的方向,應以國內旅游業為主,同時促進國際旅游業;徐玉萍(2007)研究認為,調整旅游產品結構,開發旅游主導產品和旅游精品能促進江西旅游業全面發展,并且分別針對江西近程、遠程旅游市場設計了旅游產品;陶春峰(2008)從國內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旅游者的年齡結構、職業構成及重游率情況和出游目的等角度,對江西的旅游客源市場特征進行闡述和分析,得出江西國內旅游客源市場的特征。謝兆元(2008)研究認為,江西旅游商品的開發應強化研發、對旅游商品進行形象設計及優化購物環境。該方面的實證研究較少,為旅游市場定制旅游產品是研究空白。
4.綜合研究
陳英姿(1998)研究認為,江西旅游發展之路在于體制改革、開拓市場、參與競爭和加強合作;毛端謙(2002)研究認為,江西要將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競爭優勢,就必須面向核心競爭力,突出區域特色,實施旅游精品戰略和區域旅游協作戰略;鄧燕萍(2004)研究認為,應抓住機會,做好旅游項目規劃,創新旅游機制、加強旅游促銷、強化管理意識、保護資源環境,使江西實現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陳艷(2005)從旅游文化、旅游商品、打造品牌和細分旅游市場等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江西旅游產業附加值。張子龍(2007)研究提出,加快江西旅游業發展的具體對策為:制訂高水平發展規劃,堅持合理有序開發,理順管理體制,培育優秀旅游人才等。目前綜合研究逐漸減少,轉為某景區或某旅游形態的研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