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泉群位于濟南市中心,解放閣以西,是市民日常取水勝地。主泉“黑虎”生于地下3米一天然洞穴,最大涌量約4.1萬立方米/日,位居泉城第二,自古至今日夜奔流不息。
“流水不腐,這兒的水好哇。”70歲的張魁元從3公里以外的水屯路趕來,每日取水50斤,這樣的日子一晃就過了5年。東邊的虎頭吐水最為兇猛,若是沒頭沒腦地投下一個空桶,定會被水流的沖擊波給掀翻,落得個一場空。初來乍到的取水人,會選擇西邊兩個水勢較小的虎頭接水,雖然慢一些,但對技巧的要求也低一點。可作為有著5年取水經驗的“老師”,張魁元非東虎頭之水不取。只見他站在虎頭正上方,把桶把兒上的繩子一圈一圈繞在左手上,右手則提起水桶,瞅著水勢,“嗖”地一下投下水桶,先和黑虎來個正面交鋒,然后,再把水桶傾斜,就這樣水桶融進水流,不一會便接滿了。來自南部山區的冽冽清泉自上而下,匯聚于此,再由陡壁沖向三個虎頭型出口,成為市民取水的主要聚集地。
據記載,明代,江西籍人晏璧在山東擔任按察司僉事一職時,寫成《七十二泉詩》,從色澤、聲音、味道、溫度等多角度,表現濟南七十二泉的景觀。寫到黑虎泉時,他選擇了夜景:“石皤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
黑虎泉附近還有瑪瑙泉、白石泉、九女泉、胤嗣泉等諸多小泉,附近也少不了打水的人。黑虎泉的水滋養著濟南人的生活,因此每到夏季,它的停噴與復涌都牽動著人們的神經。2015年6月24日黑虎泉三個獸頭全部停噴,11天后,東側與中部獸頭于25日最先復蘇,28日,三個獸頭全部復涌。可時隔12天,西側獸頭再次斷流,引發當年黑虎泉的第二次停噴危機。直到7月21日,黑虎泉才擺脫停噴魔咒,冽冽清泉重回人們視線。
黑虎泉泉群因其對民眾的開放性,也逐漸成為游客攻略中的必選項。記者在九女泉泉池邂逅來自蘇州的黃英女士一家。“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是一種美,濟南黑虎泉泉群的市民提桶吊水卻是蘇州不曾有的景觀,黑虎泉是我們出發前就確定的目的地,這次看來是不虛此行。”黃英一邊與記者攀談,一邊觀賞九女泉中不斷上浮的氣泡,對此嘖嘖稱贊“太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