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中的山西正在全力打造中藥材板塊,做煤炭起家的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國新能源”)率先打破沉寂,有望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7月,其下屬的山西國新晉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新晉藥”)與呂梁市方山縣政府共建 “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橋梁,通過建立示范種植基地及倉儲初加工中心等項目,將提高該省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加快產業扶貧,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轉型第二春鎖定中藥材
“這些年山西一直在謀劃轉型,在新常態下,我們更關注新產業的選擇。”國新能源董事長梁謝虎向記者道出了轉型緣由,2008年正值煤炭黃金期,當時還是山西省鄉鎮煤運集團的國新能源先行轉型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2013年燃氣板塊成功實現上市,2015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56位。去年8月,再次鎖定非煤產業,進軍中藥材行業。
山西是中藥材資源大省和中藥材重要產區,目前探明中藥材種類1116種,十幾種被列為道地藥材,連翹、黃芪、黃芩等大宗中藥材在全國市場占較大份額。這些藥材產地海拔高,藥用成分含量高,“綠色”無公害。但由于山西沒有綜合型藥材交易市場和集散中心,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中藥制劑發展均顯粗放、低端,一些優質藥材品種沒有真正的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
為振興晉藥,國新能源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聯合省內中醫藥行業知名企業,組建國新晉藥,依托各股東資源優勢,重點開展包括中藥材種植、中藥生產、中藥保健食品開發和養生養老服務的中藥綜合開發項目,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集中藥材種植、加工和服務為一體的新型綠色經濟體。
“良心做藥”貫穿產業“三步走”
“藥材好,藥才好。”保證藥材質量先從源頭抓起,國新晉藥與山西36個市縣區簽署中藥材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十大區域成立中藥材種植公司,輻射36個縣市開展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計劃在各區域與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種植戶開展以訂單式收購模式合作,推動中藥材基地建設30.79萬畝。統一規劃在大同、晉中、運城、臨汾、長治等地建設產地初加工倉儲基地14個,倉儲處理能力295萬公斤。
同時,國新晉藥積極推進中藥材生產規范化、產業化和集約化進程,在太原建設中藥材加工項目,實現年生產各類中藥飲片5000噸。依托飲片廠建設,將建設一個完善的中藥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產業鏈平臺,配套統一的倉儲、物流體系,建設專門電商平臺,配以中藥材質量追溯系統。此外,養老產業也是國新晉藥構建中藥材藍圖的重要一環,依托中藥材資源優勢,大力開發保健、康復、養生、理療和藥膳等方面配套服務設施。
國新能源總經理劉軍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國新能源燃氣產業在省內全覆蓋的企業優勢,依靠“以氣養藥”的戰略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道地藥材規模化、加工能力專業化以及養生養老配套服務一體化,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夯實中醫藥產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促進山西中藥材產業科學發展,將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山西增添經濟新亮點。
晉藥發展多題待解
作為山西挖掘的轉型板塊之一,中醫藥產業的市場潛力被看好。而沿著國新晉藥的發展足跡不難發現,山西中藥材產業從再啟程到再壯大,還需精心哺育。
一是建立人才機制。國新晉藥通過聘請專家、招聘專業院校畢業生、與專業院校開展定向培養和訂單式教學等方式,正在解決藥材種植、加工、養生養老、研發、質檢、營銷等方面的人才問題。
二是破解融資難題。國新晉藥董事長徐陽坦言,像國新晉藥這種整合全省中藥材資源的新企業,成立時間短,融資渠道少,融資成本高,推進的農業項目利潤低。根據有關扶持政策,盡管每畝可獲400元的補貼,山西省農業廳和山西省林業廳也分別撥付1000萬元和5000萬元扶持款,但對每個種植縣來說,最后分下來依然資金不足,希望后續政策通過貼息或者低息給予貸款支持。
三是提高農業利用率。國新能源運城管委會主任、國新晉藥運城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玉峰認為,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另外,他建議盡快出臺指導全省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產業發展有序推進。
更多最新市場調研報告,投資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請訪問靈核網研究成果《2015-2020年中國中藥材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分析報告》。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