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獲悉,我省276個園區蓬勃發展,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為全面了解掌握全省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的基本情況,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范圍包括180個產業集聚區和符合“三個條件”并以工業為主的96個專業園區,共計276個園區。
按審批部門分,276個園區中國務院批準成立的有6個,國家部委批準成立的有2個,省政府批準成立的有88個,省各廳局(委)批準成立的有100個,市政府批準成立的有27個,市級局委批準成立的有37個,縣級政府批準成立的有16個。
從分布情況看,276個園區分布在全省164個縣區(含開發區),每個縣區基本上有至少1個園區,為本地區招商引資、投資創業、擴大就業提供了平臺。園區數量較多的有鄭州30個,安陽29個,新鄉27個,南陽20個。
從規劃建設看,園區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空間更加充分。截至2013年底,276個園區規劃區面積4542.18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長一成多;建成區面積達到2063.4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近一成半;標準廠房1.88億平方米,比上年末提高兩成半多。
從企業分布看,產業集聚區大企業占半數以上,專業園區小企業占半數以上。截至2013年底,276個園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351家,數量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近一半;規模以下工業企業8851家,數量占全省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數一成多。其中,180個產業集聚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890個,占集聚區企業數的54.6%;96個專業園區規模以下工業企業2290個,占專業園區企業數的61.1%。
如今,全省276個園區以發展壯大主導、支柱產業為目標,通過產業鏈式發展、專業化分工協作,增強集群協同效應,實現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或專業園區,對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