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正在上路的階段,需要解決很多的障礙才能真正被消費者所接受。而目前各大城市的限購,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一次契機。
限購城市在政策上大多都有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有利政策,能很好的引導消費者購車時對新能源汽車的考慮。國家信息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了解“當消費者所在城市如果只針對傳統汽車實施限購,而對新能源汽車不進行限購”,那么會對消費者的車型選擇產生什么影響。發現總體上有66.4%的用戶會因為限購政策的影響而重點考慮新能源汽車;其中,對于新能源汽車有較高接受度的消費者來說,會重點考慮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93.2%。明顯看出限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有著較大的有利影響。
限購能推動高素質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起到示范作用。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較高的消費者,主要是一群學歷較高、注重環保、經濟上有較強實力、有社會責任感、個性、喜愛新鮮事物的高素質群體。這一群體在一線城市比例較高,隨著限購政策的推動,會讓這部分人優先考慮和選擇新能源汽車,從而能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如何在限購城市針對這部分人進行針對性的推廣,也就成為目前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最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也紛紛表示,自己考慮新能源汽車的前提必須是:在使用上足夠的便捷,能在很多區域充上電,安全性和質量上有保證,具備健全和完善的售后體系和制度。
因此,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社會、政府、廠家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宣傳及引導,通過實際行動大力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知識,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有清楚的認識,并鼓勵和提升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度。尤其是廠商未來的焦點應該更多地放在關注用戶的個人的利益上,而不是只是盯住了國家的規劃數量和補貼金額。應該將全部心思用到市場和用戶的需求上去,真正做到將用戶的需求與產品結合,而不是讓消費者單純的認為購買新能源汽車只是可以保護環境,但與自己的個人利益沒有太大的關系,這樣才能進一步驅動消費者的購買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