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昨日有消息稱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已正式發布。在當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藥化注冊司司長王立豐解讀相關改革措施。近年來,我們國家的較快,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和標準不斷提高,公眾用藥需求得到了比較好的滿足。但同時,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主要是藥品審評積壓比較嚴重,一些創新藥品審評時間較長,部分仿制藥和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
吳湞說,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核心是提高藥品質量,建立科學高效的審評審批體系。在改革目標上,《意見》重點圍繞5個方面:一是提高藥品審批質量;二是解決注冊申請積壓;三是提高仿制藥質量;四是要鼓勵研究和創制新藥;五是要提高審評審批透明度。
提高藥品審批標準,解決注冊申請積壓
《意見》指出,要解決注冊申請積壓,嚴格控制市場供大于求藥品的審批。爭取2016年底前消化完積壓存量,盡快實現注冊申請和審評數量年度進出平衡,2018年實現按規定時限審批。吳湞介紹,目前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正在進行審評的共21000件,和審評能力相比,任務量較大。“積壓問題本身是歷史形成的,其中有很多深層次原因。”吳湞說,比如現在企業發展很快,但是產業基礎又比較薄弱,低水平重復現象比較嚴重,還有企業申報質量不高,審評人員編制少、待遇偏低等問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