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企業景氣指數環比下降,生產力需求、產品訂貨量、生產總量、企業盈利水平等多個指標出現下滑。有宏觀經濟晴雨表之稱的寫字樓市場,整體需求低于去年同期,問詢量及成交量受經濟放緩影響有所下降。但就上半年寫字樓大宗承租統計來看,大宗寫字樓租賃市場表現仍較為活躍,同比去年上半年成交面積67.76%,但單筆成交面積有明顯萎縮,千平米左右成交宗數占比整體大宗需求的半數。
相較于去年同期,2013年上半年的寫字樓大宗需求行業集中度明顯增加,僅有金融、信息科技、制造、通信四類企業達成大面積寫字樓成交,高端服務、能源、制藥、等行業需求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季度,行業需求構成高度集中,季度內共有7宗千平米以上寫字樓承租成交,其中6宗來自于金融類企業。
房產研究機構高力國際寫字樓服務部董事周曉駿驊表示,二季度內60%寫字樓業主表示季度內的需求主要源自金融行業,包括銀行、證券、投資等多種類型企業。此外,政府統計數據同樣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內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人數均值上升11.2%,而同期整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人數均值僅僅上升4.2%,人員擴張辦公面積緊缺為這類企業更換辦公場地的重要原因。
“金融、高端服務、能源、制藥、科技、制造等行業都是寫字樓承租的主力行業,但受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影響,高端服務、能源、科技型企業在二季度中,很多都采取了相對保守的戰略,并沒有擴充辦公面積,一些企業甚至出現了緊縮面積的局面。相對而言,金融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資金實力也更為充裕。因此,在二季度寫字樓大宗交易中,僅有金融企業表現活躍。”
除行業構成外,一二季度寫字樓大宗承租需求在企業類型上,也呈現出明顯差異。第一季度內成交主要來自于紅帽、利盟、徠卡測量等外資企業,第二季度7宗千平米以上交易無一例外均來自于內資企業的需求。這些內資金融類企業,除傳統金融街區域外,在季度內擴張至東二環、國貿區域,在區域選擇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對此,周曉駿驊解讀,對于金融企業,特別是金融企業的前端部門來說,區位選擇是考慮辦公場所的關鍵,這類企業出于樹立企業形象的需求,往往只選擇核心區域,金融街是金融類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但空置面積較少,物業的可選擇性有限,因此東二環、國貿也在金融企業的考慮范圍內。
“這樣的變化,對北京東部核心區域的寫字樓市場來說,同樣會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以外資需求為主導的市場正逐漸被打破,內資比例正逐漸上漲,但對寫字樓業主來說,租金收益并不是選擇承租企業的唯一標準,租客組合、承租群體的穩定性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對于CBD這樣的區域來說,內外資承租企業占比雖然有所調整,但并不會在短期內出現逆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