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眾多區域政策編制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司長介紹,從“十一五”到現在,出臺的區域規劃和相關的政策文件超過了70個,“數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要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分類指導、區別對待。
他說,全國“一刀切”政策會導致低水平的同構、重復建設等問題。差別化的政策有利于從各個地方的實際出發,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條件較好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縮小地區差距。目前這些區域政策實施的效果非常明顯。幾年來,中部和西部加快了發展速度,東部地區發展重點轉向優化提升經濟結構,促進科學發展。“這些政策既照顧了各地的發展要求,同時又培育了一批重要的增長點、增長極,支撐著中國經濟平穩有效發展。”
據下屬的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介紹,數十部區域經濟政策性文件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這些區域經濟政策主要分三大類:國家級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區域規劃。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