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的迫切性及必然性,在經濟數據的持續慣性下滑之下早已盡顯無疑:繼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升級之后,絲綢之路也被市場普遍解讀為城鎮化穩增長的“第二槍”。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銀川市商務局組織區內外相關專家就設立銀川自由貿易園區進行了專題調研,全力申報銀川自由貿易園區。分析人士表示,早前寧夏回族自治區便一直在爭取中海自貿區的先行區,加上在與阿拉伯國家的經貿合作中,寧夏具有自身獨特優勢,而阿拉伯語人才和天然的親緣關系更加強化了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地位,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受益的基建、交運、油氣及旅游等投資主線。
銀川自貿區力爭內陸先行
據相關媒體報道,4月22日至23日,銀川市商務局組織相關專家,深入銀川綜合保稅區、銀川濱河新區、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銀川iBi育成中心和靈武羊絨產業園區,就設立銀川自由貿易園區可行性進行了專題調研。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亞星就建設自貿區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要做好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設施的對接,深入研究貨物怎么來、如何去的問題。其次,要以旅游等特色產業為突破口形成人氣,聚攏人氣,搞旺人氣,按先人氣后貿易再投資、先綜保區后自貿區的順序發展對外貿易;要搜集全國、全世界面向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貨物和產品,通過出口和在境外設立加工、銷售網點的方式擴大對阿貿易規模。再次,要充分考慮特色問題,如利用中阿博覽會強化中阿合作,對阿拉伯國家出口產品要突出地方特色等。最后,是如何縮短差距的問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主任俞華肯定了“銀川速度”,并指出銀川申報自由貿易園區的優勢是銀川速度,而劣勢則是全國各地都在爭取申報自貿區,相對而言,銀川乃至寧夏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很低。俞華指出,要想成功申報自貿區,就要揚長避短,打特殊的民族政策牌;努力做好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爭取把結算中心放到銀川綜合保稅區。
寧夏欲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
近日,由中共銀川市委宣傳部、寧夏大學黨委宣傳部主辦,銀川日報社承辦的“2014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寧夏機遇銀川使命”高峰論壇在寧夏圖書館舉行。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擁有重要地緣優勢的省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治區政府主席劉慧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把寧夏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支點”的含義實際上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戰略支點,是全球供應鏈跨境分布的戰略支點,作為中國最集中的穆斯林聚居區,也是中阿經貿合作的支點,面向中亞、西亞,挺近中東,則撬動向西開放的支點。
習近平主席在中亞訪問時首次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在此之前,李克強總理提出建設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而這些都被寫進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帶兩廊”的關聯,昭示著一個方向,中國正在加重自己版圖西部邊境縱深空間的耕耘。
面向阿拉伯地區的開放,寧夏先行了一步。201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對阿合作有了清晰的指向和堅實的基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阿拉伯世界天然的親緣關系成為合作的紐帶,這也是一條隱藏在彼此血脈中的絲綢之路,歷久彌新。
有關專家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著眼點,并非僅僅在“路”上,寧夏還在“絲綢”上做文章。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戰略轉型期,制造業大國的“小商品”形象正在發生轉變,逐漸讓位給那些想做到產業鏈上游去的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家電、汽車、通訊、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都在阿拉伯世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寧夏發改委主任張八五曾表示,寧夏已引入全球云計算服務龍頭企業美國亞馬遜公司落戶,與阿聯酋簽訂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數據處理等信息業務的協議,與阿里巴巴集團就開展云計算業務達成初步共識,具備建設中阿互聯網經濟試驗區的良好基礎。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也認為,寧夏一定能夠擔當起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的歷史重任。
目前,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基金擬在寧夏固原投資建設生態休閑旅游度假項目;新加坡淡馬錫、馬來西亞清真食品集團、阿聯酋主權投資基金擬在吳忠規劃建設清真食品工業園項目;阿布扎比主權投資基金參股寧夏煤制油項目等重點合作項目。上述種種表明一系列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
現如今,寧夏至阿拉伯世界的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正如火如荼,銀川機場開放了對阿聯酋的第三、四、五航權,并同意了阿聯酋航空公司開通迪拜經停銀川至鄭州的航線。與此同時,寧夏將河東機場定位為中國面向阿拉伯國家的門戶機場,允許阿拉伯國家在銀川機場或綜合保稅區設立貨運樞紐與轉運中心。在航空運輸和物流基礎上,培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間的在岸和離岸貿易。
絲綢之路或成為穩增長第二槍
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內需不振,社會消費同比下滑明顯;在此背景下,提高外需穩增長的重要性就大幅上升,而提高外需必須通過絲綢之路向西突圍。
據介紹,絲綢之路沿省除了重慶外,其他省份城鎮化率基本低于全國52.57%的綜合水平。在未來城鎮化的過程中,三個億中其中一個億就明確指出要在中西部完成,全國城鎮化率到2020年要達到60%的目標,絲綢之路沿省相較其他省份城鎮化空間巨大。目前,絲綢之路沿省的人均資本形成額除了云南、甘肅,其他幾個省份基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下,未來力度和速度將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將加速推動西部城市城鎮化的進程,這也將打開未來1億新增城鎮人口的內需。
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助力西部騰飛,可以說是繼京津冀一體化后城鎮化穩增長將打響的第二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