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期間,陜西省天氣以晴間多云為主,廣大群眾尋根祭祖、探親訪友、賞花踏青,三秦大地處處游人如織。據統計:清明小長假期間,陜西省共接待境內外游客1106.3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7.9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1.66%和31.12%。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尋根祭祖游持續升溫
清明時節在黃帝陵公祭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省旅游局和延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華夏圖騰·延安圓夢——尋根祭祖游延安”等系列活動,表達了海內外炎黃子孫對人文始祖的無限景仰和感恩。在陜西省各大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參觀祭奠的游人也絡繹不絕,許多部隊、機關、院校還組織了集體掃墓、祭祀和植樹活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踏青賞花游受青睞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清明期間,三秦大地全面開啟“花海模式”。2016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全面啟動,假日期間共吸引170.1萬游客前往漢中賞花,同比增長29.75%。西安市通過舉辦“2016踏青郊游季”等形式豐富假日旅游市場供給,3天時間共接待游客226.13萬人次,同比增長15.01%。“游鳳堰梯田,觀油菜花海,品富硒美食,賞民俗文化”,安康市通過舉辦漢陰油菜花旅游季等形式,假日期間共吸引106.16萬游客。有山水的地方就有鮮花,有鮮花的地方就有游客,在金絲峽、秦嶺野生動物園、翠華山地質公園、楊凌現代農業創新園等地,桃花、杏花、油菜花、郁金香、櫻花等相繼開放,大批游客在花海中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民俗體驗更具特色
放風箏、蕩秋千、插柳等都是清明期間的傳統民俗,隨著時代的發展,采摘、騎行等鄉村旅游體驗也成為清明出行的一大主題,廣大游客在欣賞大自然的同時也享受了勞動的樂趣和豐收的喜悅。在古老的城墻上放飛風箏,體驗“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的雄壯,在周邊尋找滿滿的西安味,成為許多外地游客的首選,假日期間,城墻景區共接待游客4.87萬人次,同比增長13.18%。風中奇緣、“鈴”聽春韻——大唐芙蓉園首屆風鈴節通過推出“雄獅戲鈴鐺”等一系列活動,假日期間共接待游客4.03萬人次,同比增長19.26%。在全國唯一的秋千文化之鄉華陰市孟塬鎮,第四屆秋千文化藝術節暨賞油菜花海活動激情上演,游客不僅欣賞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家秋千展演,還免費體驗了牌樓秋、熊跌膘、八卦秋、竹竿秋等十余種民間傳統秋千。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