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經回調至2011年2月水平。
事實上,進入5月后,不足1個月美元相對人民幣便升值1.39%,使得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4月29日(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6.4589貶至昨日的6.5784,下跌1159基點。
而在5月之前,人民幣曾整體小幅漲跳了3個月。尤其在4月下旬,中間價現迅猛增長勢頭。4月29日,中間價報6.4589,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漲365基點,上調幅度達0.56%,創下2005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中間價為何出現大反轉?業內人士認為,5月以來,美聯儲加息預期再起,使穩定了數月的匯率又起波瀾。
這令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空前高漲。芝加哥商品期貨市場聯儲基金期貨利率顯示,美聯儲6月加息的可能性從耶倫講話前的30%上升至34%;7月加息可能性則升至62%,創歷史新高。而在美聯儲4月會議紀要公布前,這兩個數字僅分別為19%和38%。
不過,面對步步逼近的美聯儲加息進程,業內對人民幣匯率的“接盤”能力給予了肯定。銀河證券分析團隊認為,從政策實踐來看,我國央行經過今年初平穩人民幣匯率的一系列行動后,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政策實踐經驗,當前央行應已有充分預案來應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所產生的外溢效應。總體判斷,在美聯儲繼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當中,人民幣匯率波動將較為平穩。
從市場表現看,與去年8月匯改階段及今年1月初的中間價急跌階段相比,此輪中間價下調確實沒有引起市場大面積的恐慌。以外匯儲備數據為例,截至今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22萬億美元,高于預期,且是2014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上升。這一數據緩解了今年早些時候有關對中國正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消耗外匯儲備來捍衛人民幣匯率的擔憂。
花旗銀行零售銀行研究與投資策略主管唐君豪表示,近期人民幣相對美元維持穩定,部分緩解了人民幣貶值預期。另一方面,人民幣CFETS一籃子貨幣指數呈現貶值,提升了中國整體貿易競爭力。外匯儲備止跌回升,加上今年以來可觀的貿易盈余,表明人民幣匯率未受到嚴重高估,從而減少一次性貶值的可能性。到了下半年,美國或重啟利率正常化,可能會增加中國資本外流壓力。但人民幣將在下半年正式成為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一員,中國或將朝向更大的外匯靈活性發展。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調研報告請關注靈核網。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