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人臉、虹膜,生物識別成為近年的熱點技術,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我國生物識別市場年均增速超過了60%,2015年生物識別市場規模突破了百億元大關,業界預計到2020年,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生物識別市場前景看好。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與市場的擴張,生物識別產業正蓬勃發展。
在門禁與登錄之外,生物識別在支付方面也在2016年得到了快速的推廣。微信已經授權華為手機Mate7用戶可以用指紋識別,代替密碼輸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ATM機通過驗收,這也是全球首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TM機。它將與銀行、公安等系統聯網,持卡人只能從自己的銀行卡中取款,他人銀行卡,即使知道密碼也不能取錢。人臉識別如此快速地應用到ATM金融支付上,其速度之快,反而讓業界擔心。畢竟人臉相對指紋來說,會隨時間發生較大的變化,或是整容化妝后,連親人甚至親媽都不認識的情況。據了解,已經有不少業界專家,都在微博上公開表示了對“刷臉支付”安全性的擔憂。
但是,人眼的虹膜識別技術,相比刷臉的人臉識別技術,理論上更加科學可靠。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在近紅外光下呈現出豐富的紋理,如斑點、條紋、細絲、冠狀、隱窩等。
根據最新的曝光信息來看,三星Galaxy Note7應該已經做好了準備,除了曲面屏、S Pen這樣傳統優勢的繼續鞏固,增添的虹膜識別成為備受關注的新特性。聯想到科幻電影中刷眼解鎖的鏡頭,而這種情景馬上就要在手機上實現,心情難免有一些小激動,那么虹膜識別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技術,未來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么?下面就帶您了解這項酷炫的黑科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