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四個領域的十三五規劃,涉及廣州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及布局、信息化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建住宅光纖到戶率將達100%
其中,《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了廣州信息化發展的四大定位:1、全球互聯網“雙創”優選地;2、全國信息經濟發展首善地;3、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區;4、全國萬物互聯應用示范區。
到2020年,廣州帶寬和服務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建成“百兆進戶、千兆到樓、高速出口”的高性能光網絡和“無所不在、無縫融合”的無線寬帶網絡,城市用戶固定寬帶接入能力達到300M bps以上,農村用戶固定寬帶接入能力達到50M bps以上。新建住宅建筑及商住樓光纖到戶率達到100%。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占GDP的15%以上
《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則提出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等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精準醫療、高端智能機器人等5大前沿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天河科技園等37個產業基地,大力提升塑料改性與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等57個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效能,推進實施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規模,占GDP比重超過15%,形成5個超兩千億級產業集群等目標。
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
《廣州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及布局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廣州先進制造業規劃定位為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示范引領區;“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點和開放高地。
《廣州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及布局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勾畫了“十三五”發展藍圖:到“十三五”末,先進制造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先進制造業發展新動能培育初見成效,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穩固的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建成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等。到“十三五”末,廣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6 .5%以上,到2020年達到2.6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 D P)比重保持在25%左右。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0%。
構建新體系方面,《廣州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及布局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鞏固和厚植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3個支柱產業,培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等10個重點領域。打造新布局方面,提出構建“一核”(中心城區先進制造業集聚核)、“三翼”(東部、南部、北部三個先進制造業集聚帶)、“多點支撐”(聚集核及聚集帶內具體的產業區塊)的先進制造業總體布局。培育新動能方面,提出實施先進制造業創新行動、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等7方面重點任務。
建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城市
《廣州市統籌城鄉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構建城鄉布局環境宜居宜業、城鄉產業發展加快融合、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共享、城鄉社會治理良性互動、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增長的新格局,努力把廣州建設成為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