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影響,2017年的補貼政策門檻提高。即在原有的2016年至2020年補貼方案基礎上,提高了準入門檻(包括整車能耗、續駛里程、動力電池安全性以及企業誠信等)。在提高門檻的同時,新能源車補貼幅度有所下降,新能源客車有極大可能被削減補貼額度。
新方案對比舊版補貼多出了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標準要求,補貼標準最高下降了20%。簡單來說:按照電池質量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劃分標準,要求電池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將電池能量密度為90~120wh/kg,續航里程為100~150公里的補貼2萬元作為補貼基數;續航里程在250~250公里、大于250公里的分別按照1.2倍、2.2倍進行補貼,最高補貼為4.84萬。
按照現行的補貼方案,純電動乘用車僅以續航里程作為補貼依據,最低補貼2.5萬元,最高補貼5.5萬元。而2017年的補貼方案對純電動乘用車的補貼下調了12%~20%。
國家補貼下降這么多,意味著地方補貼也將隨之減少。關于地方補貼,該政策提到“要求地方財政補貼上線不超過中央財政單位補助額的50%。”
按照新政策的算法,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雙向退坡,那么這意味著,相比今年,明年的補貼或將腰斬50%。
多款熱銷新能源車無貨
目前,廣州按照地方與中央1:1的標準進行補貼,沒有像其他城市一樣“補貼退坡”,政策可以說是全國最為優厚的。以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GA5REV為例,該車可同時享受國家3.15萬元補貼和廣州3.5萬元地方補貼。這還不是最高,廣州消費者購買家用新能源汽車最高可獲得12萬元補貼。
此番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意味著消費者付出的錢會更多,對2017年新能源車市影響重大。
臨近年尾,2016年補貼政策步入收尾,加上購車、預約上牌等手續,本周已經是搭上補貼末班車的最后時機。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不少心急想買車的市民,基本上已經沒什么挑的了。“什么貨都沒有了。”某新能源汽車綜合經銷商如是說。
北汽新能源EV160低配早已售罄,高配也被一搶而空。EU260、吉利帝豪、江淮iEV6、比亞的e6等新能源熱銷車型目前都已經貨源緊缺。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