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澳門基金會、社科文獻出版社以及澳門大學共同舉辦的2013年《澳門藍皮書》發布會昨日在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
2013年《澳門藍皮書》以“世界旅游休閑中心視野下的澳門城市建設與發展”為主題,即在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背景下,以及在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視野下,審視和反映澳門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狀況、問題及其發展趨勢。全書分總報告(二篇)、政治法制篇、經濟貿易篇、社會文化篇、城市發展篇及附錄六部分,集中反映2012年本澳各個領域的發展動態,總結評價近年澳門政治、經濟、社會的總體變化,同時對2013年社會經濟情況作初步預測。
藍皮書中指出,澳門2012年全年通脹率為6.11%。通脹升幅主要由鮮活食品價格及外出用膳收費上升帶動,推高通脹率2.7個百分點。為了維持民生水平,特區政府在2012年繼續實施多項經濟補助、成果分享和稅費減免措施,提升用以計算經濟援助金的“最低維生指數”5%至3200元。短期事務補助計劃的入息上限調至最低維生指數的1.7倍,使未納入社會工作局援助金網絡的低收入人士即所謂的“社會夾心階層”得到支持,以擴大援助范圍。另外,為了協助貧困家庭應對通脹,政府還向5000多個領取援助金的家庭共發放了兩次特別援助金,比往年多一次。此外,政府還向低收入人士和長期患病者、單親家庭和殘疾人士發放兩次特別生活津貼。2012年特區政府將敬老金也由每年的5000澳門元調升至6000澳門元。對于本地居民中的全職低收入受雇人士,只要符合資格,政府每月還給予4400澳門元的收入補貼。
特區政府建立和完善了中央儲蓄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根據現行法例,凡年滿22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且該年已符合183日身處澳門的規定,均可自動成為中央儲蓄制度的參與人,并享有一次性啟動款項金額10000澳門元。在此基礎上,政府2012年向每個合資格居民的中央儲蓄制度戶口額外注資6000澳門元,以進一步落實雙層式社會保障體系。同時,政府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7000澳門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4200澳門元的現金分享。
為了減輕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負擔,政府還向在澳門及外地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學生,發放金額為2000澳門元的學習用品津貼;向每名中、小學生發放1700澳門元的津貼;向每名幼兒教育階段學生發放1500澳門元的津貼。此外,政府還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面額為500澳門元的醫療券;并為每一居住單位每月提供電費補貼200澳門元。
各種物價中,澳門居民最關注的是房價。澳門住宅均價2011年為每平方米41433澳門元,2012年前三個季度的均價則升到每平方米45453澳門元、55427澳門元和58305澳門元,第二季度的上期變動率高達21.9%,第三季度房價則比上一年同期升高了60.4%。為了應對房價上漲,2012年政府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庭發放臨時補貼,使租金津貼調升8%,一至兩人家庭增至1350元,三人或三人以上家庭每月增至2050元。
政府除了繼續現金分享及延續各項補貼外,還應當規范公用事業市場,并對少數企業鮮活商品的壟斷經營進行檢討。2011年年底的調查中,35%的受訪者認為規范市場和打破壟斷是抗擊通脹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支持度僅比“繼續現金分享及延續電費等補貼”低4個百分點。當然,如果要打破壟斷,政府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保證澳門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