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移動通信(4G)基地臺是否可以采用陸資設備,對臺灣而言,經濟考量與國安考量孰輕孰重、開放與否都是難題,需靠政府智能。基于國安考量,臺灣3G網絡不得使用陸資的電信核心網絡,基地臺等則不在此限。
但進入4G時代,因為技術不同,陸資基地臺是否有國安疑慮也引發討論。
就經濟考量方面,可分為產業及消費者的兩個層次。以產業面來說,華為每年對臺采購超過1,500億元,其中鴻海集團占比超過一半。除了電信端設備以外,去年以來,華為智能手機熱銷,今年華為更計劃賣出8,000萬支手機,鴻海代工的榮耀3C系列就占了2,000萬支,是重要代工伙伴。
現在鴻海旗下國碁成為4G電信業者,計劃采購華為基地臺,雙方關系更加緊密,鴻海有機會從華為手中獲得更多訂單,鴻海除將幫助華為穩住全球電信設備龍頭寶座,也將協助華為持續擴大智能手機市占率。
此外,臺灣計劃投入5G發展,未來也將與大陸華為等公司合作。
對電信業者來說,采購華為設備相對便宜。為了快速開臺,第一階段拿到4G特許執照的業者,并未采購華為設備,但多數業者在觀望NCC態度,仍期盼可以采購部分比率的華為設備。
業者認為,4G頻譜成本高的嚇人,使用華為設備成本相對較低,如果設備成本低一些,4G服務的費率可望較低,對消費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