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電協進會統計,今年第2季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約597億元,季增22%,但較去年同期衰退11%,累計上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值108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4%;光電協進會指出,短期內隨著殺手級產品如Apple新款iPhone/iPad上市,或是換機潮的啟動,下半年隨著殺手級產品的問世,臺灣觸控面板產業將有機會比2014上半年成長。
統計今年第2季臺灣觸控面板產值597億元,較第1季488億元,成長22%,但較去年同期668億元產值衰退11%,累計上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為1085億元,較2013年的下半年1273億元,衰退15%,較去年同期1429億元,衰退24%;光電協進會表示,由于景氣復甦、價格競爭、產業整合等影響,臺灣觸控面板產業呈現第2季產值成長,但上半年產值衰退的波動現象。
光電協進會指出,隨著消費性電子應用產品的發展,觸控面板產業隨著熱絡,在應用上包括導航車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及新興的穿戴式相關產品等,都會應用到觸控面板技術,近年來觸控面板產業呈現成長趨勢,但對臺灣廠商來說,卻面臨著一個轉折點。
光電協進會分析,觸控面板是顯示器產業的一環,目前傳統外掛式的觸控面板仍是出貨大宗,隨著LCD面板廠技術的進步與良率的提升,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技術有逐漸轉強的趨勢;但從2013到2014年間開始,臺灣觸控面板商遭遇中國同業的削價競爭、面板廠將觸控技術整合,觸控面板產值呈現下降的趨勢。
光電協進會強調,未來短期之內,可能隨著下半年殺手級產品的問世,例如Apple新款iPhone/iPad,或是換機潮的啟動,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但長期來看,臺灣觸控面板產業仍要面對中國觸控產業價格競爭、面板產業垂直整合、新觸控技術崛起等許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