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政府披露數據,今年首季購買住宅物業的境外個人買家和公司名義買家,分別占整體成交宗數的1.4%和2.8%,較2012年的3.9%和9.6%的比例顯著萎縮,反映香港政府去年10月推出買家印花稅后,投資需求大為減弱。
報道另指出,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回復議員的書面回復資料顯示,今年1-3月非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個人買家買入的住宅物業宗數合共270個,公司買家買入宗數為531宗。期內總體住宅交易宗數共為1.87萬個。
另有數據顯示,今年首季,購買價值2000萬港元以上豪宅的境外個人買家和公司名義買家,分別占整體成交宗數的3%和6.5%,較2012年分別7.4%和47.8%的比例顯著為低。
同時,400萬港元以下中小型住宅的境外買家比例只占0.82%,去年全年為2.6%;公司買家比例為2%,去年全年為5.5%。
歷史資料顯示,2012年10月底香港政府宣在提高額外印花稅稅率及延長適用期至三年,并對非本地買家開征15%的買家印花稅,打擊投資及投機需求。
2013年2月,香港政府再出新舉措,上倍增物業交易印花稅,進一步增加購買物業的成本。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