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傳媒影視專業的發展,社會上精英人士較為緊缺,于是傳媒專業顯得非常的重要,那么,對于香港熱門專業的傳媒專業而言,怎樣才能順利申請到呢,有哪些院校開始此專業呢,這些都需要考慮。下面兆龍留學專家就為大家解析一下香港傳媒專業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學生有所幫助。
一、香港傳媒專業介紹
香港的傳媒相當發達的,香港開設傳媒專業的學校也比較多,港大,港中文,浸會,城大都有相關的專業可以申請。去香港求學傳媒專業是申請港校熱門專業之一。
除了新聞,港校的新媒體也是很多同學中意的專業,當今社會,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媒體,網絡,移動電視等新載體也日益成熟,目前這塊還是一大缺口,越來越多的同學在港學成歸來,投入到新媒體的建設當中,給廣大民眾的生活帶來便捷和愉悅。
二、傳媒專業推薦院校
香港共有四間大學開設授課式傳媒專業,即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課程多數持續一年。由于香港傳媒專業涉及范圍廣泛,包括新聞,新媒體,廣告,整合營銷傳播等,而不同學校開設的專業比較分散,大多數申請人在申請時都會采取“廣撒網”的策略,即申請學校開設的所有相關專業,下面就來看看每間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
1)香港大學:只有Master of journalism,設立在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下面。MJ錄取要求十分嚴格,需要筆試和面試,專業招收的學生非常國際化。
Master of Journalism 1 year IELT6.5 需要工作經驗
2)香港中文大學:有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MA in journalism, MSc in new media, MSSc in advertising, MSSc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設立在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大學術氛圍比較濃,課程理論性很強。
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1 year IELT7.0 HK90000/year
MA in Journalism 1 year IELT6.5 HK90000/year
Msc in New Media 1 year IELT6.5 HK90000/year
3)香港城市大學:有MA in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MA i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MA in media cultures, Master of fine arts in creative media。城大傳媒方向的師資力量非常雄厚,加上教職員工與學生溝通頻密,給學生工作、實習、生活上較多幫助,今年來聲譽一直呈上升趨勢。
MA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1 year IELT6.0 比較喜歡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MA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1 year IELT6.0 比較喜歡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4)香港浸會大學:有MA in communication,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 MSSc in media management, Master of fine arts in film, TV, digital media(3年),設立在傳理學院之下。浸會的傳理學院是HK最早開設傳媒專業也是HK最有名的,也是浸會的招牌,很多香港媒體的領導都是機會的畢業生,在香港媒體方面的影響力非常強,就業有一定的優勢。
Master of Arts in Communication 1 year IELT6.5
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 1 year IELT6.5 最好有工作經驗
三、傳媒專業申請秘招
1)語言成績:專業對語言成績的要求不算太高,雅思6.5/托福79是個小門檻,個別專業的要求會更高一些,像中大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要求7.0/92。為了拓寬申請專業范圍,7.0/92是申請人應當去盡力爭取的分數。除了雅思、托福成績,城大也接受中國大陸的CET6,浸會也有用CET申請成功的案例。要提醒申請者的是,不要因為語言成績暫時未達到學校的要求就延遲或終止學校的申請,學校會綜合考慮申請人的背景。如果申請人其他背景足夠優秀,學校會給出語言成績有條件錄取,只要在指定時間(一般是在入學年的8,9月)之前考出學校要求的分數便可。
2)文書:包括簡歷,2-3封推薦信,個人陳述。在這里要著重講一下個人陳述,個人陳述不僅要展示申請人對專業領域的理解和認識,通過相關的實習/工作經歷突出申請人的專業潛力,同時,申請人也不能忽視對該校該專業的了解。之前有提到大多數申請人會采取“廣撒網”的策略,其中有一部分人省事把同一篇個人陳述原封不動地套用到多個專業的申請中,其實這樣做有一定的風險。據在讀學生的反饋,在錄取審核過程中也會有部分專業老師參與其中考察申請人對申請專業的認識。在個人陳述中,加強對申請專業課程設置、專業老師的了解有一定的必要性。
3)實習/工作經驗:由于部分申請人并非傳媒背景出身,實習/工作是積累專業認識的有效途徑,申請人通過實踐發現自己是否熱愛傳媒,并進一步明確專業方向。更重要的是,申請人未來的同學有大部分是local professionals,像記者,主持人,公關等,課堂上會有大量的case studies,projects,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也能讓申請人避免與local professionals合作時無法參與討論的尷尬局面。
4)早做申請:香港傳媒專業的網申系統開放比較晚,截止也比較晚。雖然有學校宣稱截止日期之后統一審核,但我們還是發現學校都遵循著“先到先得”的潛規則。因而,我建議一旦學校網申系統開放,申請者立刻完成網申,搶占先機。
5)面試:除了中大之外,其余三間學校均要求面試。面試較常見的問題包括自我介紹?相關實習/工作經歷?為什么要申請該校該專業?職業發展計劃?等等。準備面試過程中,申請人應盡量熟悉自己的簡歷和個人陳述,并去求學論壇查找相關的面經。
由于香港特有的語言環境,授課時一般老師都是粵語、英語夾雜,也有極少數老師是全粵語教學,這對于剛進入粵語環境的內地學生無疑是一大挑戰—不僅聽不懂老師的授課內容,更無法參與課堂討論。因而,申請人一旦下定決心申請香港學校,便可即刻開始聯系粵語,以便去到香港能跟上課堂步伐。傳媒是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傳媒專業大部分的課程也是以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這就要求申請人具備優秀的交流溝通能力。申請人有意識地加強該能力,不僅能迅速融入課堂掌握課程的精髓,也能為未來的就業增加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