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市場難做,全球都不能幸免。“香港鐘表展”繼日前多個展覽后,再次沿用“小批量采購專區”,貿發局表示,此舉旨在為企業爭取包多訂單數目。另外,亦續有外國鐘表品牌進攻香港市場,冀開拓更多客源。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于展覽開幕致辭時表示,當前歐盟、美國及瑞士是本港出口鐘表的三大市場,共占出口量一半,而在CEPA協議下,香港品牌鐘表產品可享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
120品牌參展“品牌廊”
事實上,雖然香港上半年的鐘表出口總值仍然較去年同期增長13%,但已較以往明顯放緩。買家對品牌愈來愈重視,亦尋求轉型升級。今屆“鐘表展”的“品牌廊”展區便大有擴展,吸引超過120個品牌參加。另外,參展產品亦新穎不同,不僅出現絲綢表帶,更出現數字計表面,或增添簡約設計產品。香港首個陀飛輪腕表品牌萬希泉亦將示范制作陀飛輪手表。
而因應市場對小批量供應商的需求增加,展方設“小批量采購專區”,方便買家訂購20至1,000件小批量產品。“香港鐘表展”昨日起一連5日舉行,匯聚來自全球12個國家及地區合共逾720家參展商。貿發局指,該展是全球最大型的鐘表展。期間組織了73個來自64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團到場參觀采購,合共超過3,000名買家。
依波路表在港首開店
另一邊廂,瑞士品牌依波路表亦于昨日進一步開拓本港市場,在銅鑼灣開設本港首間旗艦店。該公司總裁薄華輝表示,自1856年至今,品牌不斷于全球新增銷售點,近20年特別注重中國市場的發展。當前,在內地便有達800個銷售點,亞太區銷售點以每年近8%的比例增長。
該公司亞太區行政總裁蘇大表示,在內地已經開設了5家旗艦店,進入香港時日亦不短,產品有在其他鐘表店銷售。而進行鐘表店選址亦花費不少功夫。當前的銅鑼灣店簽訂了5年租約,有見希慎廣場在此區開業,希望能繼續拉動人流光顧店鋪。他亦認為,開放更多自由行來港,縱使消費力不同,亦有助推動其生意額,并指旗下表款8,000元起步,屬中價表,受外圍經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