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通過對其控制的電能實業有限公司進行拆分上市,獲得了吸引央企投資者的機會。
電能實業1月12日發布公告稱,國家電網作為基礎投資者將斥資87億-100億港元,收購港燈電力18%的股權,預計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次被拆分出電能實業的港燈電力是香港第二大電力企業,其業務范圍包括電價水平更高的香港島地區。
此前,國家電網加快走向海外的步伐,接連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收購電網資產。而在新年伊始,國家電網又將觸角伸向了香港。
分析人士稱,由于香港電力市場將在2018年簽訂新的電價協議,新的政策變化將會影響電力公司的收益。
國網在港投資百億
港燈電力是香港第二大的電力企業,旗下發電裝機主要布局于香港南丫島,包括八臺燃煤機組,五臺燃氣輪機,一臺風力發電機,一組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兩臺聯合循環機組,總裝機容量約為3787兆瓦。除發電外,港燈同時還有與發電業務相匹配的輸配電業務,主要向香港島和南丫島供電。
其母公司電能實業的業務分為香港業務與港外業務,港燈電力為電能實業在香港業務的主體。2012年電能實業凈利潤約為97.3億港元,海外業務占52.5%。港燈實業分拆上市之后,電能實業將仍保留第一大股東地位,但業務重心會向海外傾斜。
李嘉誠通過長江基建控股電能實業,持有該公司38.87%的股權。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通過將港燈電力單獨上市套現,進一步從香港“撤資”,所得資金將可能投向海外有更高收益率的領域。
電能實業分拆港燈電力的議案共獲得99.73%的股東贊成,于1月12日正式發布港燈電力獨立上市的公告。該公告顯示,預期全球發售股份合訂單位約44.27億個,占擴大后總股份合訂單位的50.1%。每單位作價5.45-6.3港元,集資約241億至279億港元。超額配售權獲悉數行使,則最多可集資321億港元。
目前,港燈電力鎖定的兩個基礎投資者分別為國家電網及阿曼主權基金。前者通過旗下全資公司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認購港燈電力18%的股份,約87億-100億港元。
不過,國家電網此次入股港燈電力,與南方電網入股中華電力有很大的不同。中華電力在30年前就已參股廣東大亞灣核電站,與南方電網有長期業務往來。國家電網公司在此前與港燈電力則沒有這樣的長期合作。
彭博行業研究亞太區公用事業分析師岳啟堯對記者介紹,國家電網公司與港燈電力的業務曾在澳大利亞有所交集。2002年,港燈電力與長江基建收購澳大利亞電力供應商Citipower,成為第一大股東。國家電網在2012年底成功收購澳大利亞電網運營商ElectraNet部分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