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滯后性使磚雕產業發展具有了“后發優勢”。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很突出優勢,但仍處在起步、探索、培育和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著規模小、檔次低、分散、產業單一等許多問題。
1、黨委政府層面的大力倡導和扶持為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支持甘肅的發展總體要求等重大問題上突出了文化因素,為甘肅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發展道路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積極發展高原草原旅游、回藏風情旅游,打造九色甘南香巴拉和臨夏穆斯林風情旅游品牌。積極推進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扶持保安、撒拉等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加強和政縣古動物化石保護,提升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展示服務水平”。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等,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扶持為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滯后性使磚雕產業發展具有了“后發優勢”。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很突出優勢,但仍處在起步、探索、培育和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著規模小、檔次低、分散、產業單一等許多問題。2012年,全州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1913.47萬元,占全州GDP的比重僅為1.44%,文化產業投資額44460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僅為2.2%。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滯后,而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遠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綜合實力不夠,這種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滯后性反之使其具有了“后發優勢”。
3、臨夏磚雕產業經濟價值日漸凸顯。臨夏磚雕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現手法,成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結著臨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燦爛文化。磚雕技藝作為古建筑裝飾藝術,同木雕、彩繪等姊妹藝術在仿古建筑業界得到空前的發展,成為臨夏古典建筑業集團獨一無二的品牌特色。不少作品被國家(北京)民族文化宮博物館、甘肅省政府陳列館等征集收藏,先后榮獲第二屆國際“非遺節”西北五省(區)優秀獎、“最具隴原特色藝術品”、甘肅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甘肅省民間工藝美術作品 “百合花獎”、“百花獎”。磚雕作品代表甘肅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展出,并多次在國際、國內會展上應邀參展,在第100屆廣交會上公司設計制作的產品引起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的關注和贊賞,同時受到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國家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在上海世博會“甘肅活動周”期間,神韻磚雕作為甘肅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在世博園三個區域進行現場展演、實物展示和精品展銷,受到了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