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省國有糧食企業全年實現盈利2201萬元,同比增長14.6%,企業盈利面達到9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個百分點。
(一)確保全省糧食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面臨較大壓力
正常年景,我省每年小麥缺口40多億斤,大米基本不產,食用油缺口2億斤。最近,全省又出現了大范圍嚴重的冬春連旱,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提升到了三級,加之春小麥播種面積減少,供需缺口將有所擴大。受運距等因素影響,市場糧價常年比全國市場平均高5%左右。隨著農資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驅動,小麥種植比較效益低,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影響,糧油價格仍然存在上漲趨勢。小麥依賴外省購進增加糧源的任務加大,確保糧食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的壓力加大。
(二)糧食倉儲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艱巨
近年來,由于中央、省上財政資金的收入,糧食倉儲條件及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為做好糧食收購和儲備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但是我省歷史欠賬較多。特別是市縣倉儲設施老化陳舊,需要大修或等待報廢。全省現有360萬噸倉容中,有10%屬于大修、報廢等級,有15%的蘇式倉、小型房式不能采用環流熏蒸、機械通風、微機測溫等儲糧新技術。
(三)糧食流通企業實力不強
2012年,全省國有糧食企業全年實現盈利2201萬元,同比增長14.6%,企業盈利面達到9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個百分點。糧油加工業總產值94.3億元,同比增加17.5%,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增加15.6%。民營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企業個數占總數的93%,綜合加工能力占全省的97%。但基層國有糧食企業小、散、弱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鏈條短、資產質量差、帶全融資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全省糧油加工企業日加工原料能力100噸以下的企業占到一半以下,產品單調,附加值低,名牌產品少,而且低水平重復設多,產能利用率不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