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強糧源組織調度,根據居民群眾營養化、多樣化、生態化、的消費需求,著力打好兩張牌,即質量上打“名特優”品牌、銷售上打“放心”標準,及時投放優質、安全的糧油產品,使廣大城鄉居民安全消費、放心消費、健康消費。
(一)著力抓好糧油收購
針對我省“主食品種主銷省”的基本糧情,特別是今年農作物受災絕收面積增加和春小麥播種面積減少的實際情況,在立足省內早收糧、多收糧、收好糧的同時,繼續加強與主產省的合作,努力擴大購銷,促進全省糧油總量和品種結構平衡。
(二)切實保障糧油有效供給
進一步加強糧源組織調度,根據居民群眾營養化、多樣化、生態化、的消費需求,著力打好兩張牌,即質量上打“名特優”品牌、銷售上打“放心”標準,及時投放優質、安全的糧油產品,使廣大城鄉居民安全消費、放心消費、健康消費。同時的針對性地修訂完善糧油應急供應預案,細化儲備糧油應急動用方案,充分做好應對糧價波動、重大自然災害和極端氣候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工作。
(三)確保糧價基本穩定
把穩糧價、防通脹作為重要任務,切實加強糧食價格監測預警,適時組織儲備糧油投放市場,適時啟動優惠面粉直銷措施,確保糧油價格在合理水平上運行。
(四)啟動實施“糧安工程”一是進一步完善糧油儲備體系建設。完成市縣1.8億斤儲備糧、2200萬斤儲備油的增儲任務,使地方儲備糧達到29.5億斤的既定規模。另外,爭取建立省級應急成品糧油儲備,大中城市、重點地區和庫存薄弱地區完成保證當地15天以上消費量的成品糧油應急儲備任務,增強應急保障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強糧油倉儲設施建設。積極爭取政府重視和財政支持,加大修復危倉、改造老蒼,擴大糧油儲存能力,杜絕危倉老庫儲備糧油。三是進一步加大糧油應急網絡建設。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覆蓋、平時自營、及時應急”的原則,以現有糧油應急點、移動供應站、放心糧油示范店為基礎,完成1400個糧油應急加工、儲運、供應網點布局,確保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應急供應點。四是進一步加快糧油質量監測體系建設。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扶持,10個已經掛牌的國家糧食質量檢測機構,按期完成檢驗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4個新站建設,爭取盡早納入國家糧食質檢體系。五是加強糧油統計信息工作。進一步完善統計制度,優化統計項目,提高統計質量和效率。六是進一步加強糧油產后減損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提高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