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區通過實施園區化、推進企業化、堅持循環化和加速產業化,加快十大產業園建設步伐,助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進程,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力支撐。
實施園區化,創新農村經濟體制機制。肅州區把泉湖萬畝核心園等為主的十大產業園建設作為重點,完成管理機構配置、產業園功能區設置和基礎設施配套,實施“飛地建園”,跨鄉鎮分解任務,跨區域建園引企。2013年,完成投資9000多萬元配套園區基礎設施,有效夯實了發展基礎。全區新建百畝日光溫室小區20個,百畝塑料大棚小區59個,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34萬畝,建設標準化養殖企業和養殖場45個,培育發展萬元規模養殖示范戶2萬戶,農民收入中來自高效設施農業的部分達到了41%。
推進企業化,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肅州區充分借鑒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成功經驗和運行機制,完善產業管理體制機制,擴大農業開放程度,加大招商引資和政策扶持力度,以最優惠政策措施,吸引省內外技術、資金雄厚、有成熟管理經驗的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入駐產業園。同時,積極指導產業園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努力培育和創建農產品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為堅持循環化,促進農業資源綜合利用,肅州區以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改變傳統農業“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產模式,以河道治理、高效節水、水土保持等為重點,積極探索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模式,發展高效節水面積1萬畝,并完成人工造林8000畝,全民義務植樹120萬株。同時,加大廢舊地膜回收加工利用、尾菜處理、畜禽糞污等治理力度,建成秸稈飼料化利用示范鄉鎮5個,有效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保障了農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加速產業化,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上,肅州區不斷優化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支持龍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鼓勵企業強強聯合,壯大龍頭規模,培育上市公司,做強產業化經營的“火車頭”。同時,加速推進土地流轉,帶動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并積極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走“合作社+基地”的路子。至目前,全區土地流轉面積達15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18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60家,農產品加工增值率達到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