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寧東、石嘴山等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形成低消耗、高效益的節約型發展方式。
把寧夏作為一個大城市規劃建設,全面推進沿黃經濟區發展和中南部地區扶貧攻堅,堅持生態文明、環保優先理念,統籌寧夏山川城鄉協調發展、綠色發展。
大力推進沿黃經濟區建設。打造“四帶一高地”,使沿黃經濟區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培育壯大閱海灣中央商務區等一批新興經濟區,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增強城市聚集功能。打破行政區劃束縛,加快毗鄰市縣相向發展,實現各地間的能源、交通、通信、生態等配套設施同體共建,金融、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同城共享。完善濱河大道綜合功能,新建一批沿黃標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旅游景點,形成千里沿黃生態文化景觀長廊。
深入開展中南部扶貧攻堅。實施六盤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繼續推進生態、教育和勞務三大移民,積極構筑專項、行業和社會扶貧大格局。建設六盤山國家生態補償示范區和旅游扶貧開發試驗區。依托“黃河善谷”,加大招商招善力度,辦好六大慈善園區。建設一批扶貧產業示范基地,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讓35萬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讓65萬群眾脫貧有保障、發展有項目、致富有產業,使100萬貧困人口早日擺脫貧困,與全區人民一道跨入全面小康社會。
全面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把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統籌謀劃,堅持集約、綠色、低碳、智能理念,加快沿黃城市帶、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構筑以沿黃經濟區和固原市為中心、各縣市為基礎、重點鎮和中心村為補充的新型城鄉發展格局。啟動城市擴容提質工程,加快建設新城區,穩步改造老城區,全面消除“城中村”,徹底整治城鄉接合部。實施集鎮改造工程,堅持政府投入與社會投資互動、基礎設施改造與產業培育同步,建設100個交通節點型、旅游度假型、加工制造型、資源開發型、商貿流通型重點鎮。實施幸福村莊計劃,改造建設1000個特色新村,實現道路、供排水、清潔能源、垃圾處理和優美環境“五到農家”,推動自然村向大村莊、小城鎮集中,努力建成設施配套、產業支撐、規模適度、生態優美的新農村。
堅持不懈建設生態文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舒適的生活空間、自然和諧的生態空間,努力實現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寧東、石嘴山等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形成低消耗、高效益的節約型發展方式。深化“優美環境、清潔城鄉”行動,以治臟治亂治差、綠化亮化凈化為重點,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營造天藍地綠、水凈氣清、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草)、防沙治沙、濕地保護、綠化美化五大生態工程。全力打造沿黃景觀林、賀蘭山東麓百萬畝葡萄、中部干旱帶防風固沙林和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四大綠色長廊。千方百計保護好、建設好賴以生存的秀美山川、美好家園,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