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推動大發展,重點推進神華寧煤煤制油、寧東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等22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43億元;加快推進青蘭高速東山坡至毛家溝段、河東機場三期擴建等12個交通物流項目,完成投資67億元。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們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沉著應對挑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完成和超額完成了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2.8%和1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2%以內,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5%,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700億元,增長12%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0億元,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31億元,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7億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22元,分別增長12%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
為此,必須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抓好50個重點建設項目。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推動大發展,重點推進神華寧煤煤制油、寧東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等22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43億元;加快推進青蘭高速東山坡至毛家溝段、河東機場三期擴建等12個交通物流項目,完成投資67億元;切實抓好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及配套工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等7個農林水項目,完成投資70億元;全力實施寧夏兒童醫院、保障性住房等9個社會事業項目,完成投資60億元。力爭中鋁固原100萬噸電解鋁、國道309線固原過境段、包蘭鐵路銀川至蘭州復線、世界穆斯林文化城等26個重點預備項目全部開工。加快項目核準,實施項目建設大會戰,掀起項目建設熱潮。
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立工業經濟運行風險調控專項資金,做好穩定工業增長各項政策措施的接續工作,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行業技術進步,完善園區考評體系,加快推進“五大十特”園區聚集發展。新增煤炭、煤化工產能1000萬噸和950萬噸,新增火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66萬千瓦、40萬千瓦和10萬千瓦。實現工業增加值1000億元,增長14%以上。
三是發展壯大特色優勢農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突出抓好特色優勢農業發展和產業化經營,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新增高效節水灌溉40萬畝,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6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5萬畝。新增設施農業有效面積10萬畝,推廣覆膜200萬畝;新建奶牛、肉羊規模養殖場各100個,肉牛養殖專業村50個,發展適水產業4萬畝;新增葡萄6萬畝,培育葡萄酒莊品牌10個;新增枸杞、紅棗等經濟林14萬畝。鞏固提升120個示范基地建設水平,輻射帶動良種推廣率90%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000家,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示范合作社60家,推動現代農業再上新臺階。
四是有效擴大消費需求。建設完善一批城鄉綜合商業區、商貿物流區和特色商業街,擴大農超對接和社區直銷規模,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渠道,活躍城鄉消費市場。加快發展咨詢評估、會展設計、養老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滿足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發展金融租賃業務,支持金融企業跨區域經營。提升景區基礎設施配套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激活旅游消費大市場,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1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125億元。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五是統籌推進城鄉山川發展。狠抓沿黃城市擴容提質,推進寧東基地、銀川濱河新區、石嘴山環星海湖開發區、吳忠CBD商務中心、固原西南新區、中衛(甘塘)能源化工基地等城市經濟區建設,加快舊城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城市帶動力和區域輻射力。按照“一定五年不變”政策,加快推進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每個縣市建設1至2個特色小城鎮、4個特色新農村。抓好生態移民,搬遷安置移民8萬人。啟動5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對口幫扶工作。
六是進一步擴大內陸開放。辦好中阿博覽會等節會活動,爭取中阿合作論壇高官會議、中阿藝術節等活動在寧舉辦。建成銀川綜合保稅區并封關運營,跟蹤國內外500強企業入區落戶。啟動寧夏清真產品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設,推動制定清真產業國家標準,開展哈倆里協議國際互認。成立寧夏貨運航空公司。建設寧夏國際葡萄酒交易博覽中心。擴大對外貿易規模,進出口總額突破24億美元,增長8%。開展招商引資“五項行動”,力爭到位資金超過1400億元。
七是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扎實抓好封山禁牧等五大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150萬畝,治理荒漠化土地52萬畝,補播改良天然草原9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8%。加大城鄉綠化美化、環境綜合治理,突出抓好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整治。強化節能減排監察執法,做好企業節能環保改造,力促清潔生產、減量排放。
八是掀起文化發展新高潮。實施文化事業惠民工程,抓好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扶貧等項目,加快市縣文化場館和鄉村文化站標準化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創排一批優秀文藝精品力作,培育具有寧夏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動文化成果共享。實施文化產業壯大工程,建設中阿文化產業園、寧夏文化創意示范園等基地,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業態,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和交易平臺,抓好文化市場建設,力爭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辦好黃河金岸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賽事,積極備戰第十二屆全運會。
九是把十項民生計劃落得更實、辦得更好。以全民創業帶動就業,以職業培訓提升就業,創造新崗位3萬個,新增城鎮就業7.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實現人人持有社保卡。提高城鄉救助水平,保障老人、孤兒、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生活。解決30.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4.72萬套,改造棚戶區1.65萬戶。推進各級各類學校均衡發展,突出抓好學前教育,新改建幼兒園48所;抓好“營養改善計劃”,完善教育資助體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孩子等特殊群體受到良好教育。改革公立醫院,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啟動新一輪健康寧夏行動計劃,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689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30所,定向培養大專學歷村醫1000名。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著力化解矛盾糾紛,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開展公共安全隱患治理,嚴懲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營造更加安全、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