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問題和粗放式發展方式制約了寧夏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寧夏新能源資源富集,將新能源培育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性產業,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將新能源產業培育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性產業是寧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是寧夏生態系統脆弱,環境污染嚴重。寧夏中北部被烏蘭布和、騰格里和毛烏素沙漠包圍,全區22個市(縣、區)地處沙塵暴高發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嚴重。全區水土流失面積達3.69萬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55.6%。
二是常規能源相對不足。寧夏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石油、天然氣、金、銀、銅、鋅、鉛等資源貧乏。
三是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超過90%。煤炭儲備豐富便催生了鐵合金、電石、水泥、電解鋁、小火電等高耗能行業發展。
生態環境問題和粗放式發展方式制約了寧夏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寧夏新能源資源富集,將新能源培育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性產業,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2009年以來,寧夏相繼出臺了《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和《寧夏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為進一步加快培育新能源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性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