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生產要素上寧夏有一定的優勢,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寧夏地域小,資源有限,在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的生產上不可避免地面臨資源不足的瓶頸,如果不能以地區輻射力吸引外部資源的聚集,僅靠本地區的清真資源發展外貿將受到限制。
傳統的理論觀點認為自然稟賦、教育和基礎建設等因素決定了某一產業的生產能力,而現今完善的交通系統、通訊設施和充足的人才等要素已使得傳統生產要素不再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科技水平才是現今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寧夏作為全國惟一的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近36%,與世界15億穆斯林在吃、穿、用等方面有顯著的共性,使得寧夏在清真食品與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
此外,寧夏兩所阿語學校和一批以清真餐飲專業為主的職業學校,已培養出一大批發展清真產業的語言人才和技術人才,為清真產品、穆斯林用品的國際化提供了人才支撐。寧夏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的交通要道,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寧夏能以較低的運輸成本拓展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寧夏的區位優勢。
同時寧夏自然條件優良,地處北方玉米帶和優質牧草帶,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且品質優良,為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引黃灌區與六盤山陰濕草地區養殖的灘羊與肉牛在品質上具有良好的競爭力。
雖然在生產要素上寧夏有一定的優勢,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寧夏地域小,資源有限,在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的生產上不可避免地面臨資源不足的瓶頸,如果不能以地區輻射力吸引外部資源的聚集,僅靠本地區的清真資源發展外貿將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