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全區各地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和全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搶抓春耕生產的有利時機,認真組織發動廣大農民搶墑播種,集中開展春耕生產。2月26日,自治區農牧廳在永寧縣召開灌區春播現場會,啟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會議要求:
一是搶抓有利時機,確保適期播種。根據土壤化凍情況,各地抓住有利時機,抓緊動員和指導群眾盡早開展春播生產。充分發揮農機在春耕生產中的作用,組織開展跨區作業,提高播種質量,加快播種進度,灌區力爭在3月10日前全面完成春播任務,山區爭取在4月10前完成。
二是優化布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今年,灌區各市、縣(區)進一步加大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繼續壓減夏糧種植面積,擴大單種小麥面積,增加“復種兩熟”面積。針對今年黃委會分配我區黃河干流耗水量較上年減少16.7%,春夏季灌溉用水壓力增加這一嚴峻形勢,引黃灌區嚴格控制水稻面積,擴大機插秧比例,圍繞降低稻谷爆腰率,優化種植模式、種植品種,提升稻谷品質。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壓減小麥,擴大馬鈴薯、地膜玉米、小雜糧、優質飼草等節水耐旱特色作物種植,積極做好抗旱準備工作,高質量完成早春覆膜任務,確保春耕和全年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三是加強分類指導,提高春播服務質量。積極動員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為農民進行現場科技咨詢,推動科技進村入戶,依靠科技搞好春耕生產。各級領導干部深入抗旱春耕生產第一線,靠前指導,科學決策,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四是強化措施,抓好重大項目的推廣落實。各地根據農牧廳制定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蔬菜產業優化升級、引黃灌區麥后復種兩熟、提升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水稻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等推進計劃和方案,結合本地實際,抓緊研究制定本市縣區的工作方案和相應的組織配套措施,做到任務早明確,工作早落實。在重大農業項目的實施與管理上按照項目申報制、專家評審制、公開公示制、合同管理制、項目考核制等“五制”規范管理,提高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效益。
灌區各市、縣(區)農牧部門以及自治區氣象局、農墾局、供銷社、統計局等相關部門人員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