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有3口井的叢式井場,周圍卻有上百棵綠樹。5月20日,長慶油田采油九廠彭陽作業區經理馬志鑫說:“由于油田開發,本來鮮見綠色的彭陽地區8年新增70個綠色林帶。”
彭陽油田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是我國“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老少邊窮區域的深部地帶。這里溝壑縱橫、荒涼貧瘠、人煙稀少,一年四季干旱少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原來在這里不要說看到遍布山野的林木,有些地方連一個拴牲口的樹樁都難找。” 孟三增壓站附近居住的村民劉存德打趣地說:“油田的開發,不但沒有破壞原始植被,而且新增了大量的樹木。現在走過這里,人的心情舒暢多了!”
長慶采油九廠2006年投入彭陽油田開發。這個廠堅持油田開發與生態建設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的原則,把油區綠化作為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在每年投入數百萬元對井場護坡及井區道路進行植被恢復的同時,對所有輸油、注水、計量等聯合站和單站建設,安排嚴格的花園、菜園建設及草坪鋪設和樹木栽種計劃,實現“修一條道路,植一條林帶;建一座井站,增一片綠色”。
為保證油區綠化責任的有效落實,彭陽油田每年層層簽訂綠化責任書,將油區每棵樹的栽種管理任務落實到每個班站、每個井組和每個員工。據不完全統計,彭陽油田開發8年時間,長慶采油九廠共在油區道路及井站周圍種植榆樹、國槐、油松、白楊等10多種樹木3萬余株,鋪設草坪和護坡等50多處,面積20余畝,油田開發區域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僅今年4月,這個油田就新植樹木565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