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青海省始終把改善民生,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文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廣泛爭取培訓資金,積極開展全省農牧民文化技能技藝培訓工作。
近年來,青海省全力推進文化名省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我省藏區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
多年來,青海省始終把改善民生,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文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廣泛爭取培訓資金,積極開展全省農牧民文化技能技藝培訓工作。全面推進黃南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建設模式和整體性保護方式;實施了民族文化“春雨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公益性電子閱覽室、基本文化服務配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文化進社區”、“文化進村入戶”等項目建設。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產品譯制推廣能力建設;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教文體法律“四進社區”、“送歡樂下基層”等服務活動;鼓勵牧區開展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鼓勵牧民自辦文化;依托“東風工程”,以六州藏區為重點,加強出版物基層發行網絡建設,構筑以城市為中心、城鄉結合、上下通暢的出版物發行物流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文化新聞出版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總投入資金12.3億元,實施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文化進村入戶、送書下鄉、農牧家書屋等工程;實施了文化進社區、文化基礎設施裝備等工程。近年來,全省創作完成大型劇目35臺,涉及多個藝術品種,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全省2個節目獲第十五屆“群星獎”大獎,6個社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社區,29個縣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8個集體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稱號。全省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6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單位)、示范園示范戶34個。全省擁有各類文化經營單位1664家。投入資金350萬元,培訓農牧民群眾5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