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境內的仙女灣景區,今天早晨,“問道昆侖—兩岸四地主流媒體青海行”采訪團抵達這里時,天空已是陰云密布,陰云下的青海湖水顯得深沉而寧靜。仙女灣是青海湖區鳥類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仙女灣賞鳥,是最為游客青睞的項目之一。
參觀完祭海壇后,我們沿著長長的棧橋向坐落在湖水深處的一個觀鳥臺走去,棧橋兩側沙鷗翔集,鷺鷥啼鳴,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棧橋中的一段被湖水淹沒,陪同參觀的剛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華女士告訴我們,這兩年,因為雨水增多和河流補給量的增大,青海湖的水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以棧橋修建在高距青海湖水面兩三米的地方,如今大部分棧橋已經被湖水淹沒了。被湖水淹沒的還有賞鳥臺兩側兩個低矮的石臺。“目前的部分棧橋還是去年被抬高的,可即便如此,棧橋也會隨時被湖水淹沒。”王華說。
湖水的上漲是明顯的,一位牧民告訴我們,十年前他家牧場的網圍欄建在離青海湖邊78米的地方,如今青海湖的湖水已經將網圍欄淹沒了。
事后,剛察縣原漁政局副局長馬躍明告訴我們,十年來,在剛察縣管轄的范圍內,青海湖湖水面積增加了大約300平方米。
青海湖湖水上漲帶來的是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化。2007年,有關部門在青海湖邊的那仁濕地監測到了11只黑頸鶴,去年已經達到了43只,仙女灣地區大天鵝的數量也從十幾年前的400只,增長到了現在的2000多只。種群數量增加的還有白鷺和普氏原羚等物種。
當然,青海湖野生動植物中,種群數量增加最快的還是湟魚。湟魚是青海湖特有的水生物種,據統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青海湖中湟魚的儲量大約是32萬噸左右,因為多年的捕撈,2000年,青海湖湟魚的儲量大約只剩下了2000噸。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青海省開始了封湖育魚,到了2010年,青海湖的湟魚儲量已經達到了32000多噸。“預計到2020年,青海湖湟魚儲量將達到16萬噸。”馬躍明這樣說。
剛察縣管轄的青海湖面積為1500平方米,湖岸線有133公里。青海湖的補給河流中,有5條在剛察境內,我們留意到,2001年左右,剛察縣境內的沙柳河出現斷流,導致洄流湟魚擱淺死亡,今年6月,泉吉河再次出現斷流,同樣出現了洄流湟魚擱淺的事件。馬躍明介紹說,剛察境內的5條青海湖補給河中,沙柳河全長106公里,泉吉河只有75公里,是流域面積最小,河流長度最短的河流。上世紀50年代開始,各級政府在青海湖補給河流上修建了許多水利設施,水利設施的修建使得這些河流的流水量減少,這直接導致了河流斷流,湟魚擱淺的事件。“2001年的沙柳河斷流,至少有千噸以上的湟魚死亡。”馬躍明說。
人為的災難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態保護的重新審視,也就是從那一年,青海人對湟魚保護的觀念從打擊犯罪轉移到了生態保護。有關部門采取了河道治理、用水調配等多種方式,確保青海湖湟魚的洄流,從而確保了湟魚種群的的恢復。
“今年降雨量少,才導致了泉吉河斷流,湟魚擱淺。”馬躍明說。
雖然今年夏天泉吉河斷流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因為全球變暖而引發極端天氣造成的生態危機還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王華說,十年前,剛察縣每年夏天最高的氣溫只有15攝氏度,剛察人夏天從沒脫過毛衣,今年夏天,剛察最高的溫度已經超過了25攝氏度,并且,十年前剛察周邊地區高山的積雪幾乎終年不化,如今已經沒有幾座雪山上有積雪了。
年欽夏格日山是一座位于剛察縣境內的海拔4700米的高山,據資料記載,這座山十年前山頂上還覆有厚厚的雪層,可是我們在年欽夏格日山實地考察時發現,年欽夏格日雪山山頂已經看不到殘雪了。
馬躍明說,一旦青海湖周邊地區冰雪全部消融,青海湖喪失了河流補給,青海湖的蒸發量勢必要高過降水量,那樣肯定會引發一場生態災難。
在青海湖邊采訪,我們感受最多的是生態,體現最多的,是青海湖對整個青藏高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