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缺少資金和復合性人才。由于“兩化融合”的配套基礎設施投資成本較大,超出一些中小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導致企業推進“兩化融合”心有余而力不足。
推進“兩化融合”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現在,除了廣東、山東、江蘇、北京、上海、湖北等省市外,甘肅、寧夏、重慶、貴州、廣西等西部省市都出臺了推進“兩化融合”的專題文件,有的還成立了相關機構,加強了組織領導。陜西為加快“兩化融合”做了很多工作,但推進“兩化融合”的工作力度還不夠,一些突出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還沒有出臺推進“兩化融合”的指導意見、發展規劃、評價指標體系和考核激勵辦法。從企業來看,“兩化融合”的推進體制不完善,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信息化工作機構,多數企業沒有建立首席信息官工作制度。
推進“兩化融合”的投融資政策不完善。國家關于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鼓勵政策在陜西還沒有落實到位。陜西省對推進“兩化融合”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不足,尚未形成支持“兩化融合”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對能起到示范標桿作用的龍頭企業政策支持不夠;對能夠爭取國家重點項目及專項資金支持的企業,缺乏鼓勵政策,影響“兩化融合”項目的實施質量。多數市區設立推進“兩化融合”的扶持資金。
中小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缺少資金和復合性人才。由于“兩化融合”的配套基礎設施投資成本較大,超出一些中小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導致企業推進“兩化融合”心有余而力不足。復合性人才短缺也是影響陜西省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原因。一些企業員工的整體IT素養不高,對于“兩化融合”中涉及的信息化基本知識、創新思維能力、技術掌握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還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面向行業應用信息技術的培訓及認證體系不健全,具有行業應用背景的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和掌握信息技術的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匱乏。
一些地區、企業對“兩化融合”缺乏足夠的認識。有些地方受片面追求GDP思想的影響,對沒有直接帶來工業增加值的“兩化融合”項目重視不夠。在申報省上“兩化融合”重點項目時只報傳統項目,熱衷于蓋廠房、上生產線,對于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兩化融合”項目沒有提到議事日程。除了一些發展良好的大型企業和比較專業的中小企業,相當一部分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整體規劃、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方面,還不能適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此外,行業內和跨行業的企業信息化經驗交流和溝通渠道比較缺乏,對標桿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宣傳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