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我省蔬菜市場供需及價格趨勢
從今年12月到明年3月底,按全省常住人口人均日消費1公斤毛菜匡算,全省共需450萬噸蔬菜。據農業部門預計,這段時間正常氣候條件下本地可生產蔬菜約360-380萬噸,總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品種為溫室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等喜溫蔬菜,部分秋延甘藍、花椰菜、蘿卜、胡蘿卜、芹菜、大青菜等喜涼蔬菜,蒜苗、菠菜、蓮菜等露地蔬菜,扣除非正常減產、損耗和品種調劑流向外省部分,可供市場有效貨源估計約200萬噸。商務部門組織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已落實從省外主產區調入蔬菜貨源357萬噸,扣除中轉流出省外部分,實際可供省內市場蔬菜貨源近300萬噸,主要品種為返季節精細菜,如:云南的豆王、西紅柿、菜花、青筍等,廣西的西葫蘆、豇豆、西紅柿、圣女果等,廣東的辣椒、冬瓜等,山東的大蔥、生姜、大蒜、蒜苔、佛手瓜等,四川的萵筍、芹菜、小南瓜等,湖北的蓮菜、蒜苗等,甘肅的韭菜、洋蔥、土豆等。從總體上看,今冬明春我省蔬菜市場可供貨源在500萬噸以上,呈供大于需狀態,且品種豐富,能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蔬菜價格近期有所回落,估計今冬明春不會有大的上漲,但不排除發生交通、災害性氣候等突發事件下,個別時段供應偏緊、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四、政企合力采取措施保供穩價
一是落實冬春蔬菜應急儲備。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于10月31日印發了《關于做好2013-2014年度冬春蔬菜儲備與應急保供工作的通知》,按照“省上支持引導、市級組織落實、企業短期代儲、費用適當補貼、資金兩級分擔”的原則和保障大中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天消費量的應急需要,安排10個設區市以9種大路菜為主共儲備3.3萬噸,儲備期包含元旦、春節和元宵節不少于60天。目前,各市正在研究落實市級補貼資金,選擇確定承儲企業,估計12月中旬全部落實到位。計劃在元旦、春節前消費高峰期和發生冰雪災害等突發事件后,及時組織投放。
二是大力組織省外調入蔬菜。針對我省冬春季節蔬菜需要量的70%左右靠從省外主產地和主要集散地調運的實際,近年在實施“南菜北運”農產品現代流通項目中,已扶持和引導大型批發市場組織骨干企業,在南方蔬菜主產地投資建設了一批穩定的生產基地。從今年10月下旬以來,組織蔬菜流通龍頭企業先后參加海南、云南、廣西等省區產銷銜接會,落實調入蔬菜貨源。據4家重點批發市場不完全統計,骨干企業已簽訂單和自有基地產量達357萬噸。其中:西部欣橋農產品物流中心落實了280萬噸,扣除約20%中轉流向甘、寧、青、藏等地外,可供本省市場蔬菜220萬噸;西安新北城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已落實12萬噸;咸陽新陽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已落實50萬噸;漢中皇冠過街樓蔬菜市場已落實15萬噸。
三是及時啟動蔬菜應急調運。已落實200萬元專項資金,如我省遭遇災害性天氣或突發事件,影響市場大路蔬菜供應脫銷或價格暴漲,商務部門將及時安排在省內大中城市之間緊急調運投放儲備蔬菜,或從省內外主產地緊急調入,對蔬菜應急調運運費給予適當補貼,確保群眾基本生活需要。
四是督促各大中城市保供穩價。根據省政府領導批示精神,近日商務廳要求各設區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認真分析調研當前本地肉菜供需總量及主要品種產銷現狀,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預測今冬明春供需及價格趨勢,針對存在問題,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
五是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引導。加強對大中城市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蔬菜價格與供求變化情況的監測分析,在春節前供需旺季和遭遇災害性天氣時,及時啟動全省生活必需品日報監測。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媒體宣傳與信息引導,避免過分渲染與炒作菜價,防止造成群眾恐慌,干擾市場秩序。